贷款公司可以查我的征信吗 (申请贷款到底被查几次?)
你们申请过贷款吗?银行的也好,消费金融机构的也罢,小贷公司的,你们最多一次贷款会被机构查询几次?会对你有影响吗?
下面我们来就来看看我们金融行业的某些不太好的现象。
最近一名贷款做助贷业务的同行向我这样吐糟到:“我最近有个客户做了小安的产品。查征信的时候实在太狠了。”
这个助贷从业者展示的客户征信报告显示:
2019年1月10日,查询操作员为深圳市粤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查询原因为贷款审批
2019年1月12日,查询操作员为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查询原因为贷款审批
2019年1月14日,查询操作员为柳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查询原因为贷款审批。
前面助贷从业者对我说到,“这个客户是我亲自带他办理的,所以办了那些我知道;客户自己没有申请贷款。1月10号,我就给客户办理过小安和阳光。重点是电子放款合同都签了,最后也没有放款。”短信截图这里就不发出来了。
“小安的代理商和我沟通过这个问题。他们的解释是说小安的资金方查的征信。小安有多个资金方。在客户申请过程中,小安推给甲资金方,甲资方就查一遍;小安推给乙资方,乙资方也查一遍;如果还有其他合作资方,那么小安还会继续推给其他资方去做贷款征信的审查。客户在小安申请1次,最后征信一共查了3次”,前面的助贷同行这样解释道。
发给我看多的客户征信最后一页查询记录明细里面,这个客户在2018年有贷款征信记录至少18条。这样下去,一个客户很容易短期查询次数飙升。这客户大数金融也是查询了3次--担保公司深圳市中兰德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查1次,然后2个资金方承德银行、光大银行各查了1次。助贷业务员表示,”小安查3次,大数查3次,这两家就查了6次,客户实际上没办几家。这个客户属于公司周转用钱,负债并不高。“
每一次征信查询授权都需要签署授权书。客户通过小安或大数申请可能会申请多家银行的贷款,因此会签署多份授权书。只要是客户本人签署的授权书,被授权机构是可以进行征信查询的。大数和小安其实并不是最终的放款人,有时由于单笔数额不够或者资金方的原因不能放款,就会找第二家继续申请,造成征信再一次被查询。
在一家平台申请贷款一次,被查询多次征信属于行业普遍现象,只要用户在申请贷款时签署了授权查询征信的协议,就不构成违法违规---这也是贷款从业者的共识,但也有人认为查询机构应该勤勉尽责告知用户征信会被查询多次的事实,还有人认为这种多次查询行为不道德。“如果经过活体认证,协议中也有写明,理论是合法合规的,但是不道德”一位资深从业者对我如是说。
中国人保一位人士认为,”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都在查询一个人的征信,是放贷的流程决定,这在信保模式中属于普遍现象。“一般这些放款公司都是有风险分担的机构,例如保险、担保公司,她认为,意思是担保公司跟放款公司是独立风控的,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这类增信机构查询了征信和大数据风控且审批通过后,才到放款主体再查征信。
除了增信机构的贷款由于流程决定可能查询多次征信,还有联合贷也可能使得征信被多次查询:“比如,贷款2000,A银行出1000,B机构出1000,这样就会出现多次查询记录。一般借款合同上都会注明,将来出现纠纷也比较麻烦。这也是监管层不太喜欢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能提供流量的合作方。对借款人来讲比较坑,一笔钱出现多次被查询。”
目前,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已经在试运营中。频繁多次的查询征信,将对个人后续申请贷款,尤其是银行的贷款造成不利影响。两个月有4次贷款审批或信用卡审批的查询记录,基本上申请银行贷款都会被拒。
这些行为看似帮客户贷到了款,可是客户在其他方面的损失也不是用钱能衡量的出来的。我们也希望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当今时代,多给客户方案,多从细节上为客户考虑,多维度的去帮客户解决为题,而不是为了贷款而帮客户去贷款。希望深受其害的客户和同行们都警醒。贷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胡乱贷款,肆意用自己的信用背书去贷款,征信系统越来越牛X,未来的日子里再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征信,那么真的以后你将“寸步难行”。
我们看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自己团队在给客户操作贷款过程中会非常注重这些细节。我们给的建议是,如果你去找助贷机构或者银行申请贷款,作为客户你也要问清楚里面所有的细节情况,再决定通不通过此来办理,对你有没有影响,下款的概率多大?金额大概是多少?在资深业务员手里其实这都是客户估算出来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机构的风控胃口,客户们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多沟通。其实很多客户在第三方数据查询就被拒绝了,还没轮到征信查询后被拒(但有的是同步进行的,和三方的数据同步)。我们其实可以先查第三方大数据,过了之后再查人行征信,同时也比较明确对客户的征信要求,减少征信不符合的人的无效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