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阵营现明显分化看多私募认为反弹高度将很可观
私募阵营现明显分化 看多私募认为反弹高度将很可观
私募阵营现明显分化 看多私募认为反弹高度将很可观 更新时间:2010-8-22 0:12:49 蓝筹股密谋风格转换?无共识市场再度胶着 在股指期货“交割日魔咒”的说法渐渐淡出视线之后,本周五股指期货的第四个交割日却冷不防地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沪深两市尾盘双双跌破5日均线,所有板块尽墨。 私募阵营也出现明显的分化。看空的私募认为本轮反弹至此已进入胶着状态,后市大盘难有作为,周期性股票反弹也几乎已经到顶。而坚持看多的私募则依然打出蓝筹股低估的王牌,认为本轮反弹只是新一轮大牛市风格转换的开始。 蓝筹板块交替表现 尽管本周市场受到农业银行“脱鞋”、光大银行上市和期指合约交割等诸多事件的影响,但市场总体稳中有涨,周四盘中还一度冲击2700点。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盘报2642.31点,累计上涨1.37%;深成指收于11090.5点,累计上涨1.87%。从交易量上看,本周日均成交金额也出现大幅上升,沪市从上周的1079亿升至1298亿元;深市则从987亿元升至1148亿元。 “地产、金融、汽车、钢铁、煤炭、有色等权重蓝筹股板块本周都有集体发力反弹构筑阶段性底部的技术特征。”广东斯达克投资总经理黎仕禹说,如果市场能够成功从题材股炒作,逐渐过渡到蓝筹股行情的炒作,那么本次的反弹行情高度将会很可观。 在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强周期板块轮番上阵,大有密谋风格转换的态势。继地产、银行交替表现之后,煤炭、化工、有色等原材料行业也卷土重来,涨幅强于大盘。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晶则从基金仓位的数据上发现了端倪。他指出,基金近两周出现了对金融地产行业的持续增持,也许正是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的信号。 英大证券也指出,自三季度以来,社保加仓和保险机构入市资金更多考虑的是资产安全性和成长性合理匹配,因此,从一个较长时间段来看,低估值蓝筹股较多符合稳健型投资者资产配置要求。 激辩风格转换 随着市场的上涨,机构的态度也似乎出现了微妙的转变。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8月13日至8月19日,市场明显回升,但其间基金仓位仅出现了轻微上升,在剔除了基金持有股票市值变动对仓位的影响后,本周基金整体呈主动减仓趋势,其中股票型基金主动减仓0.9%,偏股型基金主动减仓0.3%,平衡型基金主动减仓0.5%。 周五,蓝筹股终于未能继续接棒,权重股、周期类股票纷纷下挫,风格转换再度受挫。 蓝筹股的上涨为何如此艰难? “周期类股票面临的问题是,要走出趋势性行情很有压力。”深圳市铭远投资研究部总监韩跃峰指出,这类股票要走高,业绩必须持续向好,万科A近期的大涨就是在中报亮丽业绩的推动之下。 韩跃峰进一步解释,虽然现在这些大股票确实很便宜,但股价进一步上涨还需要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良好预期,而未来的不明朗以及政府持续的政策打压难以消释市场的疑虑,蓝筹股在现阶段想要走出一波大行情很有难度。 以地产股为例,韩跃峰认为,股价要回到过去的高点已经不太可能,风格转换也只能是阶段性的小风格转换,不具备趋势性机会的基础。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则仍认为过分低估的蓝筹股仍将带领大盘实现风格转换,他表示当期仓位中仍以金融、地产类股票为主,此番大盘的上涨将会是新一轮大牛市的初期。 黎仕禹也认为,从当前政府的态度看,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不会“一刀切”,而只要房价调整得不深,或者不下跌反而温和适度地上涨,则势必会推动地产股的反弹行情进一步深化。 后市再度胶着? “现在市场的情况是,便宜的蓝筹股有分歧,好的股票不便宜。”韩跃峰说,经过这波反弹之后,消费、医药类等市场普遍看好的公司很多都创了新高,估值已经偏高,而周期类公司又不可能出现趋势性的向好,在这两个因素作用下,市场现阶段应该会维持胶着状态。 韩跃峰认为,这种胶着状态应该要持续到年底,好股票的估值因素随着年报的公布而出现转变。他指出,市场在跨年度的考虑下,结合这些公司2011年持续向好的业绩,届时就会认为当前的估值已经不那么贵,市场热点又将再度回到消费、医药类上市公司上。 对于当前的策略,韩跃峰表示仍然坚持重仓操作,对原有的一些优秀的消费、医药类品种继续持有,同时进一步寻找一些相对便宜的、业绩弹性更高的品种。 深圳市麦盛投资首席分析师肖雄文对后市则相对乐观,他认为,市场底部在一个多月前已经探明,目前市场趋势仍然向好,下半年大盘应该会继续攀高到3000点左右。 “大盘一开始的反弹确实是估值修复型,但紧接着,随着经济复苏周期的到来,反弹会接上上市公司业绩推动因素,随着新的经济周期到来,这轮反弹还是值得期待的。”肖雄文表示当前维持重仓,长期重点关注大消费行业,而短线会关注新能源以及受益于国家新兴产业政策领域的个股。 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罗晓鸣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表示,市场反弹已经从估值修复型转为资金推动因素,随着中小盘股票估值持续攀高,且在滞涨的大盘股也未能获得资金共识的情况下,反弹空间有限。 “基本面上,全球经济状况都在恶化,市场担忧全球经济二次回落,这轮反弹的基础并不牢固。”罗晓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