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大众日报关注丨家门口就业?山东这几地有妙招

Wang 0

“社区微业”行动,探索走出一条“家门口”就业的新路;搭建三级服务体系和智慧劳务平台,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山东不断拓岗位、促创业、提技能、强组织、优服务,激发社区就业创业新活力。11月6日的《大众日报》关注山东“社区微业”行动,一起来看济宁、德州等地促进就业的创新举措——

山东开展“社区微业”行动,激发社区就业创业活力

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承载着人间烟火和百姓衣食住行,蕴藏着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今年以来,山东把社区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开展“社区微业”行动,进一步拓岗位、促创业、提技能、强组织、优服务,探索走出一条“家门口”就业的新路。

在滨州,当地新建或改扩建一批社区“微工厂”,邀请灵活用工企业走进“微工厂”进行宣讲,推介产品和制作工艺,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灵活用工岗位,目前实现50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在淄博,齐悦国际社区开办创业沙龙,征集小餐饮、小百货等微创业项目,发布创业项目“白名单”,满足居民“家门口”创业需求;在济宁,由闲置的济宁市第一粮库改建的购物公园,吸引300家店铺进驻,创造岗位5000多个……

为激发社区就业创业活力,山东一方面大力发展社区商贸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构建岗位开发、用工服务、政策激励协调联动机制,依托闲置用房建设“微工厂”;另一方面,挖掘开发休闲餐饮、家居生活等领域的创业项目,鼓励居民从事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微创业实践,为小微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今年以来,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4万笔、143.33亿元,直接扶持创业5.24万人,带动(吸纳)就业18.38万人。

兖州:让群众有收入、让投入有效益

就业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今年以来,在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形势下,兖州区财政部门强化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新增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区城乡公益岗累计安排城乡低收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员和农村大龄劳动力等7200人,区财政全年负担工资、保险超1亿元。

“公益岗的目的是‘以工扶困’。”兖州区财政局副局长徐彦敏介绍。为了将公益岗提质扩容这项工作做好,区财政部门深入一线调查,摸清了困难群众就业需求,对新开发公益岗位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及时调整了“有名无实”的岗位,特别是优化了乡村公益性岗位,设置了公共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等五大类、数十个小类的不同岗位。同步重新调整了2023年公益岗人员补贴标准,做到既照顾弱势群体利益,又兼顾资金投入的效益。”

为确保补贴资金使用效益,他们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协助业务主管部门编制了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督促公益岗用人单位、镇街指导社区、村制定了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或绩效考核办法,将补贴发放与出勤率、服务质量、民主评议等指标挂钩,决不“养懒汉”,同时建立了公益岗人员动态调整管理机制。

德州:送岗送到家门口,返乡创业成风尚

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制订了改革试点方案和15个配套方案,在8个方面推出24项改革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就业人员达到248.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不包括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和学生)的86.2%,在外务工人员20余万人回乡就业创业。

德州市做强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在县级,强化就业机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备,通过公开招聘、青年人才引进、设置服务专员等形式,壮大服务力量。在乡镇,建立了134个乡镇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村级,组建了4988个村(社区)就业服务站,招募了8162名就业信息员,把岗位推荐、需求收集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直接促成2.7万人就业。在全省率先开展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面向农村弱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因地制宜设立护林员和快递代办员等30余种特色岗位,科学设立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和社会治理“五大类”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上岗7.8万人,以大龄剩余劳动力为主体,覆盖贫、弱、残等各类帮扶对象。

返乡创业成风尚。原本在天津做生意的赵华新,2019年来到乐陵市黄夹镇返乡创业园生产轻钢型材,不到一年时间,企业用工由原来的100人增加到200余人。“企业得到了政府在人才招聘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比如,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帮助企业招聘员工并给予培训,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活动等。”赵华新说。据悉,德州市已创建67个“返乡创业园”,并设立了1000万元返乡创业扶持资金,提供就业岗位16.3万个。

记者:齐静 吕光社 贺莹莹

通讯员:范洪艳 赵娟 王志浩 邵鲁伟

内容转化:韩雨婷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

欧大师高端系统门窗代理

欧大师高端系统门窗订制

欧大师铝合金门窗订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