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石柱铝合金门窗定制店地址及电话

小智 0

文章目录:

1、重庆检出25批次不合格食品样品,涉多宝鱼、情人梅2、金紫山文创园3、云冈石窟是怎样“搬”到浙江的

重庆检出25批次不合格食品样品,涉多宝鱼、情人梅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期,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蜂产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糖、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饮料等20类食品485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60批次,不合格样品25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现通告如下:

一、不合格产品情况

(一)重庆佳味兴达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国鲜食品厂生产的鸡精调味料,菌落总数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二)江北区晓琼餐料行销售的、标称重庆市全肯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肯鸡精(鸡精调味料),菌落总数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三)武隆区渔尚海产品经营部销售的多宝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氧氟沙星不符合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要求。检验机构为重庆市涪陵食品药品检验所。

(四)渝北区宏鑫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情人梅,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五)璧山区潺潺生鲜食品超市销售的百合(蔬菜干制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六)大足区陈本会干鲜店销售的干百合(蔬菜干制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七)重庆龙聚藓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的豇豆,灭蝇胺、

克百威、乙酰甲胺磷、甲胺磷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八)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公司长江之星店销售的、标称绵阳市邦太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红花椒油(调味油),酸价(以KOH计)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九)璧山区璧城街道刘俊食品超市销售的咸菜(酱腌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十)大足区何岩副食店销售的、标称江西大白鲨油脂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农家香菜油(菜籽油),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十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阳红粮油经营部销售的、标称重庆市巴蜀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菜籽油,溶剂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十二)万州区太安镇百川玎经营部二店销售的、标称江西省家泰粮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压榨菜籽油,酸值(以KOH计)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十三)奉节县天天兴购物中心销售的、标称巫溪县定坤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豌豆粉丝,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十四)长寿区众惠超市销售的粉丝,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十五)重庆冲哥食品企业店(经营者重庆冲哥食品有限公司)在淘宝网(网店)销售的、标称重庆冲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酱卤火鸡翅(酱卤肉制品),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十六)巴南区小灶白酒酿造坊销售的配制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十七)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门瑞昌农贸市场3-108唐禄军销售的、标称重庆市江津区洪海酒厂生产的江津白酒,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发现,其中酒精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江津区洪海酒厂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重庆海关技术中心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十八)合川区王传彬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标称重庆市潼南县玉溪镇溪露泉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溪露泉窖酒,酒精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十九)开州区醉香楼餐厅使用的酒杯,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二十)开州区旺顺酒楼使用的酒杯,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二十一)开县永忠小吃店使用的酒杯,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二十二)重庆市涪陵区乌杨路杨树新村廉租房菜市场负一楼25号、9岛-10、-11号谭小花销售的豆干,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三)渝中区陈大佬火锅店销售的豆干,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二十四)沙坪坝区佑秀餐饮店使用的瓷碗,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二十五)沙坪坝区朱海鹏包子店销售的馒头,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二、核查处置情况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金紫山文创园

红旗河沟附近渝通宾馆门口,是重庆旅游车的发车点,顺门口小道拐上去六百米,便来到金紫山文创园。

四五层高红色石头房子沿坡道两旁矗立,在远处交汇,望不到尽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散发出遗世独立的气息。

我们古代是木结构房子,近代是砖结构,现代是钢筋水泥玻璃幕墙高楼,很少见高大成片的石头房子。欧州的老房子大多是石头房子,此景让人似乎穿越到托斯卡纳或西西里的古城,阳光照耀下,红色砂岩条石砌成的房子,呈现暖暖的色调。

这四条外墙上的飞扶梯,是金紫山文创园的标志,奇怪的是彼此互不相连。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梯底涂层发黑,剥落得斑斑驳驳,而墙体光洁如新。

每块石头历史上亿年,每块石头的颜色由亿万年的时光沉淀而成。天然石块砌成的墙体,展现的历史感,与白色车子形成奇妙的反差。

“距法國巴黎圣母院8545公里、

距希腊帕特農神廟7223公里…”牌子上例举了世界上著名的石头建筑。提问:距你心中的石頭房子几公里?

“以库为家 献身四化”、“防火防盗防诈骗”,巨幅红色的标语依旧鲜艳,把人带回七零年代。标语告诉我们紫金山文创园的前身是仓库,大名鼎鼎重百的仓库。

重百与重庆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小时候叫重百“三八商店”。那时进城就是:去逛解放碑旁的重百,每家每户必有在重百买的东西。

1950年在宝元通百货公司基础上成立“西南区百货公司门市部”

,1958年全国大办工业,全店“女子化”,改名“重庆三八百货商店”。1974年参加了全国十大百货商店联合体(成员为北京王府井,上海一百等名店)。1975更名为“重庆百货商店”,1996年上交所上市。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被誉为“西部第一店”。

金紫山重百仓库建于七零年代,占地面积约1.8公顷,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七栋条石结构楼房组成综合大型仓库。

重百随时代不断翻新扩建改造,已看不到建店以来七十年的历史痕迹,而这石头仓库完整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尘封了时光。

被时光遗忘快半个世纪的重百仓库,以商业综合体文创园的形象重生,而今不再是仓库,成为和重百一样的购物场所,除此之外,还具有如指示牌颜色般丰富多彩的文创餐饮娱乐功能。

我觉得很遗憾,应当在这里建个重百的历史展览馆。重百历史就是重庆历史的一个缩影,值得记录下来,是城市记忆很重要方面。

重百仓库原有建筑形式规整单一,而今融入时代,楼体如根系与主干,生长出新的枝叶,由单一性变身多样性与独特性。长出玻璃旋转扶梯直通向二楼,窗改成白色圆弧窗,店名叫“植邸”。

cosmos咖啡精酿,cosmos意思是“宇宙”。以这个店为例,看仓库怎么变成时尚网红地,但其基底仍是这石头房子保有的历史厚度。

架设扶梯与宽阔的露台,通向二楼,露台遮阳伞下布置咖啡座。

墙面丶地面丶天花板完全保留原貌,门口以一块长方形、两块弧形金属板装饰。

门口铝合金玻璃窗下咖啡座,挨着粗糙的红色石柱。

店内墙地顶原始样貌,各种管道裸露,全金属咖啡柜台。

坡地一般要修石头堡坎护坡,与石头房子很相配,cosmos在上面贴了一句话“你说天长,我就递酒”,很有意思。

cosmos巧妙地利用堡坎与墙体的间隙,摆放一排椅子,堡坎石栏之上安装金属台面,配上石缝中长出的一棵树,这排崖上的咖啡座非常的有情调,也是文创园的打卡点之一。

cosmos在堡坎咖啡廊座,立了一块牌子,写着“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重庆”,这种煽情浪漫的牌子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上世纪的宣传栏,已完全褪色,字迹模糊不清,仔细辨认写的是“做好防盗工作防止盗窃活动和其它其他犯罪行为的发生”。板子上的黑色线条乍一看像是裂纹,辨别字迹时发现竟然是爬山虎的根或者枝嵌在上面。“做好防盗”与“想你的风”两块牌子之间,时间走过五十年。

个性家俱店,每件家俱仅此一件,内部装修仅是刷白,为了展现家俱确切的色泽,同展览馆做法相似。

“卢蓝”婚纱店,保留红色石柱。

完全没有山呀,为何叫金紫山?

红旗河沟原名廖家河沟,1968年农业学大寨时大搞人造平原,沟内插满红旗,故而得名红旗河沟。现在是东西与南北主干道交汇处,建有大型立交。作为原本周围坡地的低洼汇水处,现今暴雨之后仍容易积水。

猜测当时人造平原,削金紫山填平红旗河沟,愚公移山,山与河沟看不到了,只保留了地名。建这大片石头房子,可能因地制宜,就地开采金紫山的石头建起来的。

“从歌乐山跑出的”,重庆人都知道骂人神经病,“从金紫山跑出来的”,就有人不知道了。精神病一院在歌乐山,现在才知道精神二院在金紫山。

这家咖啡店很幽默以“精神”命名,位于文创园最深处。

顺着石阶而上,有曲径通幽之感。

一船花迎接你

直到高大的石头堡坎挡住去路,在躺椅上坐下喝点什么吧。

“十二时辰,监控区域,不要癫狂”,小柜上的字很有意思,在暗示重庆精神卫生中心在金紫山?

绿树下的咖啡座

街巷构成了一座城市,那些经历岁月的老街,是城市真实历史的见证者。我出生长大的化龙桥,整条街被抹去重建,几万人的记忆没有了着落点,仅仅只能靠旧照片了。

金紫山经过了时代的变迁,但石头老屋还屹立在那里,虽然内里重新注入时代新的元素,一眼望去,让我们看到这里清清楚楚的历史。石头建筑足够坚固抵抗自然的侵蚀,希望不要人为破坏这位历史见证者。

云冈石窟是怎样“搬”到浙江的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

山西大同距离杭州1500多公里,很多杭州人没有机会亲身去云冈石窟实地感受石窟艺术。不过,在浙江大学刚刚开幕的一个展览上,却可以让人不用去到大同,就体验到云冈石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神奇效果。

6月12日,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与山西省云冈石窟研究院承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大艺博馆开幕。展览最大的亮点就是由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三年来,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项目组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古老的云冈石窟在浙大迈出了“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浙大师生在参观云冈石窟第12窟复制窟。卢绍庆摄/光明图片

“对云冈第12窟的数字化采集触及了领域天花板”

2014年4月,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共同成立“数字云冈联合实验室”,此后,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在云冈石窟现存的45个主要洞窟中,第12窟又名“音乐窟”,前殿后室,入深14米,宽11米,高9米。这个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其中雕刻的天人形象和中外乐器,展现出音乐风尚与时代风貌,这些“天人”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如何让这些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可移动展示,让更多人得以领略中国星汉灿烂的文明?

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12窟进行了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合作团队采用浙大探索出来的一套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构建文物三维模型的解决方案,前后历时三个月对第12窟进行了52站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55680张照片。之后,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合作团队成功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这种记录方式,永久地保存了云冈石窟及其珍贵文物信息,留下了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档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说,对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为其建立翔实的数字档案,是文物保护重要手段之一,而打印呈现本身的实现,则表明数字化记录达到了考古记录,特别是测量记录的最高标准。这是实现云冈石窟“活起来”“走出去”,使公众能够一览“穿越”历史繁华的基础。

记录难在哪?云冈石窟的洞窟和造像,空间巨大,高浮雕、浅浮雕各种雕刻手法纯熟应用,各种遗迹空间深度尺度复杂,扫描和测绘难度高。从技术上看,用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的话说,“对第12窟的数字化采集触及了这个领域的天花板”。

海量的高精度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和大量的分析计算是数字化记录中的“拦路虎”。刁常宇介绍,如此大体量的数据无法在一个软件系统中处理,因此要根据石窟的结构进行分块处理。“说说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切分?切块的设计如何与支撑骨架吻合?最后又怎么拼成整体?每一步都是难题。”

“将与时间有关的有效核心信息全部保留下来”

如果说拆开来分块难,那么合在一起数据拼接就非常考验分块间的空间精度。浙大团队将误差尽可能地解决在设计中,最终实现三维重建误差小于2毫米,色彩还原度达到95%以上。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人们对垒砌的一般概念,从下往上搭建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3D拼装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误差都会导致错位,并可能导致最后无法安装。合作团队另辟蹊径,选择了从上往下安装的策略,把误差往下压,用刁常宇的话说就是:“把累积误差留给开口的位置,误差就被消化掉了。”

实现了形的打印,色的赋予怎么办?3D打印用的是高分子材料,固化成型后,还没有具备石材的质感,但是通过“赋色”环节却能填补缺憾。这里的“色”,是指文物的材料、质感、颜色等综合历史信息,通过这一环节,数字模型才能呈现历史与沧桑。李志荣说:“质感的重要性体现在哪?游客走进复制窟的时候,潜意识不能告诉他是走进了塑料堆。”

当前各类3D着色或3D打印技术都无法在赋色的同时营造指定的质感。经过几年的比对实验,合作团队还是决定采用人工上色的方法,以寻求最大限度的原真再现。云冈石窟研究院最终决定赋色的具体操作方案,是将基于科学数据与专家对文物的理解综合起来一起考虑。李志荣认为,这项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是“再造”一个石窟,而不是把石窟切下来搬出来。在她看来,复制的过程是一种复原研究。在色调的鲜与暗上,团队选择了洞窟刚诞生时候的鲜亮,没有采用现存石窟雕像的煤灰色,但洞窟的风化他们认为是不可抗的自然之力,不做调整。“我们将与时间有关的有效核心信息全部保留下来。”

云冈石窟研究院美术工作团队,依照古法用矿物颜料为面积大约900多平方米的复制窟上色,历经8个月的时间,终于让12窟完成了其形色具足的复制,焕然呈现。通过手工在现代材质基底上“装銮绘色”来恢复如此规模的石窟样貌,也是文物界有史以来第一次。

“科技因艺术充满创造力,艺术因科技获得新生”

20世纪早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次山西之行,留有对云冈石窟的思考:“在云冈石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赋予我国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

云冈12窟窟前的石柱,一面已被岁月风蚀,而另一面则清晰可见往日的繁盛。通体看是罗马柱,但仔细看还有印度的文化元素,柱子顶端又是中国的栌斗样式。这样的东西融合,正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那么远在山西的云冈如何得以“东来”?浙大创新性地使用了“积木式”的新技术和制作方法,开创了文物艺术品展览便捷运输、安装、展陈的新模式。

目前复制成功的第12窟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进行组装。这些“积木块”总重量大约2吨,8辆标准集装箱车就可能装得下,拉运自如行走天下,一周即可组装完成布展。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说走就走”的展览结构为轻质铝合金框架,分体式半自动化安装。现场无须搭建传统的脚手架,低空作业组在地面上组装好一层再吊到顶部安装,整个过程就像由上往下搭积木,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安装周期。

数字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说:“云冈石窟第12窟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典范,科技因艺术而获得灵感、充满创造力,艺术因科技而获得新生与传播。”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4日04版)

高档系统门窗

高档门窗

系统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