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砥砺奋进的五年——沾益白水:兴产业 惠民生 重生态 强保障 为全面建成“两镇一园区”砥砺奋进

XiaoMing 0

党的十八大以来,沾益区白水镇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按照“工业强镇、产业富镇、生态立镇、依法治镇、党建领镇”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宜居镇、产城融合示范镇、绿色水电铝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践行“有事找我,马上就办”的服务承诺,立足实际补短板,发挥优势创品牌,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开创了白水发展新篇章。

沾益区白水镇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0.17亿元达到2014年的最高值143.5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6亿元,增长64.3%,5年累计达到20余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361元提高到8655元。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全镇生产总值102.18亿元,同比增9.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95%;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2.74亿元,到位资金完成2.062亿元。

一、聚焦产业优,转型升级调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农业发展。白水镇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以稳农富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强化农业服务等措施,调优农作物种植结构,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步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万寿菊、中药材、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建立农业合作社12个,培育农业规模化种植大户15户,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9个。2017年种植粮食作物132660亩,预计产值11140.6万元;种植烤烟10729亩,产值4244.24万元;种植万寿菊7960亩,产值905万元;种植当归、金银花、白芨、灯盏菊等中药材7000亩,种植高原特色山药400亩,春秋马铃薯种植2.5万亩,其它蔬菜种植1500余亩,预计总产值3175万元。

大力发展农业

大力发展农业

以铝产业集群助推工业发展。白水镇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建立完善重点工作联动、商业信息联通、生态环境联治、特色集镇联建、产业发展联合的“五联”工作机制,优化环境,服务企业,助推工业发展。依托现有的38万吨电解铝,10万吨阳极碳素,33万吨铝合金加工等产能优势和装机120万千瓦时火力发电,发运量36万吨铁路货场及2条铁路专线等配套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打造电铝联产—铝液直接合金化—铝产品就地加工的产业链,形成涵盖原材料、电解铝、铝合金、铝深加工为一体的新型铝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广昌、圣棚、亚龙、爱家、惠发工贸等多家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绿色水电铝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预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28.27亿元。

绿色水电铝产业园区

绿色水电铝产业园区

以商贸流通服务业助推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白水集镇交通优势,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规划建设商贸物流汽车综合服务区,在320国道边征地136亩,建设一个集加油、修车、洗车、建材、餐饮、休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发展一批新业态,发展壮大新动能,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有机对接,带动产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当前,全镇共有镇级农村淘宝2家,村级8家,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创新了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较大发展动能。以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劳务经济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35户,增长31.12%,私营企业从30户发展到112户,增长73.21%。餐饮、农家乐等生活性服务业迈出新步伐,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累计实现劳务经济2.6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增长到8.2亿元,平均增长8%。

规划建设商贸物流汽车综合服务区

二、聚焦百姓富,发展民生社会事业,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13年初全镇共有贫困户445户1299人,2014年脱贫78户185人,2015年脱贫65户185人,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白水镇将脱贫攻坚当做最大的政治任务,明确扶贫思路,坚持“组织引领出思路,支部引领作带动,党员引领做表率”的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工作,探索实践“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资产收益产业扶贫“大德模式”,多次迎接省、市、区有关单位的考察学习。率先实施“三叠加”帮扶措施,凝聚各方力量共抓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大德、中心两个贫困村于2016年顺利脱贫出列;2016年脱贫88户301人,2017年预脱贫72户263人,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调整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237户 822 人,白水镇将持续深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及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等重点工作,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全国、全省、全市、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分红现场

坚持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将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工作开展是否到位的试金石,将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当作大事来抓,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不断努力,切实解决群众日常穿衣、吃饭、出行、就学就医等问题。五年来,筹资2.9亿元完成市级重点小城镇“十个一”项目建设,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投资3600万元,累计硬化道路65公里,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全镇54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53个,硬化率达98.14%;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投入资金1936.544万元完成28件安全用水项目建设,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个,投资1.8亿元,实施3件小I型和10件小II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投资4411.7万元,新建教育基础设施3.7万平米,更新了部分教学设施,拆除D级危房2万平米,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医疗合作参保率均在95%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建设村(居)民小组活动场所25个,在建6个;建成农家书屋12家,文化共享站点1个,“七彩云南”村级健身场所5个,特色文化传习所4个,村级活动广场12个,白水敬老院建设完工。白水镇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丰富群众生产生活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群众纠纷诉求不断增多。为尽快掌握群众反映的第一手资料,了解群众需求,化解纠纷,解决矛盾,白水镇探索“网格化管理党员、精细化服务群众”服务模式。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名党员联系5-10户左右群众,将党员划分到不同的网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方针政策、收集民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调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关爱困难群体,叫响“有事找我、马上就办”服务承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通过主动上门为群众开展服务,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应的问题、需求和各类大小信访案件,得到全镇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始终坚持群众生命安全财产无小事,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五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充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

业务办理大厅

三、聚焦生态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擦亮生态白水名片

以“森林沾益”助推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森林沾益”建设,围绕路系、水系、村庄四旁、荒山陡坡开展植树增绿,完成320国道白水段、老小线、白岗线、白下线的路系绿化,各村(社)完成村内绿化美化,荒坡改造义务植树样板1000余亩,“森林沾益”建设成效明显。五年来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森林资源建设保护,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1.7万亩,石漠化治理工程6370亩,人工造林7750亩,工程造林8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4%。全力推进“河长制”,开展镇域范围内河流及沿线环境集中长效整治,确保水清、河畅、岸绿。

森林沾益建设

以生态产业助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按照“农旅结合”的思路,规划万寿菊花带,打造白水酸菜、白水豆腐等特色农产品牌,拟开发马场“水上石林”等文化观光旅游资源,探索农村观光经济,发展绿色旅游;引进温氏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建立养殖扶贫小区1个,家庭农场3个;引进淡定人生饮品有限公司,规划打造集生产基地、相思花谷、相思山麓、相思河畔、相思水榭为一体的“淡定相思谷”,有效整合工业、农业、林业、旅游、水利、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生产要素,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打造碧水蓝天

淡定相思谷项目

以人居环境提升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两轮带动”高位推进,坚持镇、村、组、户“四级联动”合力攻坚,实施责任路长化、管理网格化、管护市场化“三化推动”长效保障,人居环境提升工作高效推进,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镇拆除违章建筑1.1万平米,硬化油化道路2.6万平米,铺设人行道、雨污管道3公里,安装路灯175盏,增加绿地面积8.2万平米,完成外立面改造6万余平米,规范门头牌匾2500余平米,新栽行道树1万余株,新修花坛500余个,栽种花木2万余株,实行集市搬家,规范集市管理和停车,规范农村三堆问题,沿“一路两区五线”,开展治脏治乱行动,集镇、村庄环境明显改善。

人居环境提升

人居环境提升

四、聚焦党建强,转变作风抓落实,凝聚发展活力和动力

强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单位、部门、企业、团体均建立基层党组织,扩大覆盖面,同时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加大了对非公经济党组织的管理,坚持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按照区域党建品牌化要求,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尤其是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基层党组织90个,非公经济党组织8个,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所有党组织规范运行,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优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把发展党员程序关,择优发展,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全镇共有党员1231名;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契机,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提升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探索“网格化管理党员、精细化服务群众”管理机制,鼓励党员坚持“三先”(先知、先议、先行),对无职党员实行“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便民服务大厅

党员示范岗

建机制,转作风强保障,凝聚合力促发展。建立完善清单管理、过程管理、特色亮点评比、领导下访、开门办公、马上就办、末位淘汰、双加双减等工作机制,大力弘扬“马上办、踏实干”的精神和作风,提升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发展合力,成效明显。2016年白水镇全区综合考核排名第二,从2015年的第6名上升了4个名次;2017年多次提供市级、区级现场观摩点,各项工作名列前茅。

马上就办

撸起袖子加油干

回首过去,成绩喜人,振奋人心;展望未来,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白水镇党委、政府将牢记使命,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昂扬之气,坚定进取之心,同心同德、扎实工作,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两镇一园区”砥砺奋进。

通讯员 袁丽芳 付昌青

高端门窗品牌

断桥铝合金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