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破译能手曹祥仁25 王永浚向阎知非提出协助任弼时破译密码的工作

Vicky 0

作者:曹冶 五星

红二方面军的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

早在湘鄂西(洪湖)苏区斗争时期,贺龙就很关心无线电通信工作 的建设。

1931 年,上海党中央曾先后派喻杰生、刘进、胡白天、李文 采到湘鄂西苏区,并带去1部功率50瓦的电台。

1932年秋,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进攻洪湖苏区。当时的肃反扩大化严重削弱了红军 的战斗力,致使洪湖苏区反“围剿”失败。贺龙离开洪湖时把电台埋了, 红三军一度与中央和军委失掉联系。贺龙深有感触地说:“我宁愿损失 一个团,也不再损失一部电台。”

1932年10月,中央军委派蔡会文、萧克到湘赣苏区,蔡会文任湘 赣军区总指挥兼红八军政委,萧克任军长。他们从中央苏区带来1部功 率为15瓦的电台,成立了湘赣军区无线电队,队长阎知非,政委周 德元(后段吉祥),机务、报务人员有张有年、胡鹊等8人。

1933年5月,中共临时中央派任弼时到湘赣苏区任省委书记兼军 区政治委员,江腾芳(江文)、温亮彰(温诤)2人奉命带1部功率为5 瓦的电台随行。

6月初到达后,建立第2个电台,队长江文,称小电台, 与前一部电台(称大电台)相区别。

同年5月29日,在莲花县的棠市 战斗中又缴获了1部电台,无线电队队长王永浚被俘。王永浚经蔡会文、 萧克、王震亲自动员参加红军。于是,成立湘赣军区无线电中队,中队 长阎知非,政委江文。

1932年12月,湘赣军区举办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学员有彭富九、 孙志高(孙勇)、赵瑾、黎仁、贺回仔(贺子明)等,1933年7月毕业。

同时,又开办了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王永浚任教员,编有正式教材。 学员有龙振彪、萧荣昌、旷泉吉、康元芳、曾纪砚等。这2期训练班的 学生毕业后,即投入工作。

电台队承担湘赣军区与中央军委、红八军的通信联络,来往报量不 大,每日完成通信联络任务之后,开始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及苏维埃中央 临时政府红色中华社的新闻。由于随电台来的阎知非、张有年等人是宁 都起义参加红军的,对国民党军电台联络情况比较熟悉,抄收新闻的同 时也侦听湘军电台的QRC(你驻何地)、QRG(你属何部)通话,从而开 始了湘赣军区早期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

初期监听国民党军电台通话,只能从中得到部分国民党军行止的情 报,而其详细进攻部署和具体行进路线、时间,则由中央军委转发红一 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的密息情报提供。

如:1933年5月6日,红八军由永新境内奔袭九路冲待敌,伏击驻湘军六十三师接运军用物资的4个营 和1个骑兵连,并缴获其所运的全部武器弹药;

同年5月29日,红八 军于莲花县之棠市设伏,突袭湘军第一纵队司令刘建绪向据守莲花城的 六十三师护送军需物资的第十五师四十三旅、第十九师五十五旅,歼敌 1部,俘团长以下千余人,缴获步枪、机枪、电台、军服等物资。

彭富 九回忆:

“自从我们有了第一部电台以来,接受了中央军委不少密息情报, 对湘赣红军的行动和胜利作战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湘赣军区电台的侦听 工作尚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破译敌人的军用密码。但它为正式建立自 己的技侦工作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任弼时在中央苏区时就深知无线电侦察工作在粉碎第二、三、四次 “围剿”中的重要作用,一到湘赣苏区便着手建立技侦工作。此时大电 台的队长仍是阎知非,江文接替段吉祥任政委,随任弼时在军区工作。

小电台队长张有年,政委周德元,多随萧克、蔡会文、王震在前方行动。 任弼时指示电台侦收,并领导和亲自参与破译,译电由陈琮英兼任。首 先破译了湘军通用密码——西密。该密为普通密本,以明码本为底本, 自编页角码和横直码而成。

彭富九回忆:

“他(任弼时——引者注)当时有里外两间办公室,外间处理日常 军政事务,里间从事破译工作,除其夫人陈琮英外,别人不能进入里间。 从此二方面军的技侦工作,就在任弼时亲手创建和直接领导下,顺利地 发展起来。”

陈琮英回忆说:

“在‘小电台’成立之前,主要是由弼时同志一个人猜译敌人密码, 我帮助他搞译电。弼时同志只要不开会,他就猜。在半年多的时间里, 他猜出不少。”①

① 任弼时离开中央苏区之前,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二局已经破译了湘赣军阀的密码, 并成功配合湘赣苏区红军的作战行动。关于任弼时是否从中央苏区带去了关于国 民党军“西密”的材料,陈琮英说:“我记不清了,也有可能从军委二局带去了材 料。”

国民党军从接二连三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密码编制由普通密本逐步发展到特别密本,并开始少量使用来去密本,增加了破译的难度。

1934 年2月,湘赣军区的中心根据地——永新城被国民党西路军侵占,处境 一天比一天险恶。任弼时日理万机,已无暇兼顾密码破译工作。王永浚看在眼里,就向阎知非提出协助任弼时工作。

王永浚,1908年10月出生于湖南衡阳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高中 毕业后,随在邮电局工作的叔父学习有线电报。1929年4月投考国民 党第四路军总部军官讲习所,录取后编入交通大队无线电队学习通信技 术。学成后即在湖南部队中做无线电通信工作,先后担任过报务员和队 长。1933年5月被俘后参加红军,担任无线电报务训练班教员,大家 称呼他王教官。

王永浚回忆:

“我在高中毕业以后,跟叔父学过有线电报,对明码记得很熟。

有一天,叔父十分庄重地叮嘱我道:‘你千万不要把密码电报翻译出来。”

我听后,当然要严肃对待,但我又很惊奇,在无底本的条件下,密 码电报如何翻译呢?长期不得其解。但此事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 象,觉得这里面定有文章可研究。

后来我考入湖南军官学校,学无线电 通讯技术。它用的电讯符号、电键、耳机、通报程式等都与有线电通讯 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增加的只是Q 字缩语及其使用规定。另外,我对 一般公文程式,经过自学,也比较熟练。因此,我认为破译敌人密码[的] 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勇敢地向阎队长建议:‘你们抄的密报,可否复写一份让我试一 试,研究破译?’

阎队长当机立断,慷慨答道:‘可以,我们为你复写 一份,希望你细心研究,取得成功。’

政委江文同志也热情支持我。”

王永浚文化基础好,既懂得无线电通信技术,又熟悉国民党军的电 文格式,加上他刻苦钻研,很快就成为破译密码的能手。

任弼时看到他 有这样的特殊能力,说:“这个人有两下子,可以把他调过来。”还说: “这个人用脑子,不管自己的私事”;“这个人老实,是好人,嘴上不乱 讲话。干这个工作合适,对工作很忠诚。”从此王永浚就不再承担教 学任务,专事破译工作。

1934年3~8月,半年之内王永浚共破译国民 党军密码50余种,湘赣苏区周围国民党军的密码大部分已被破译,加上中央军委又不断发来密息情报,从而使军区对敌情了如指掌。

湘赣苏 区的部队在强敌围攻下,运用密息情报,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取得了 不少战斗胜利。龙舒林当时是湘赣军区参谋处机要科长,负责保管密码 本,确保与党中央的电讯联络。任弼时还令他主持技术侦察工作,学会破译密码,并直接对任负责。

龙舒林回忆:

“这段时间内,边区的技术侦察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担任攻击边区 任务之湘军五个师的团以上部队的动静,无不了如指掌。四月初, 侦悉王东原给何键的电报,得知该敌将于某日派重兵打通永新城至莲花 的交通线。我军遂集中主力及一部分地方武装设伏,于澧田、沙市之间, 歼灭其先头旅一个团及旅部,生俘旅长侯鹏飞以及参谋长、团长等。这 是红军在湘赣边区打的最后一次较大的胜仗。”

1934年夏,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形势严峻,湘赣苏区也处 在重兵包围之中。8月7日,红六军团遵照中央军委命令突围。无线电队 留下1部小电台随湘赣军区行动,另2部电台跟随红六军团开始西征。

西征初期,技术侦察工作进展顺利,中央军委亦源源不断提供国民 党军的动态情报。红六军团行军、作战主动灵活,出敌不意深入湘西广 大地区,占领新田县城。

任弼时对王永浚非常关心,给他配备1匹马, 每月补助10块大洋买营养品,还专门派了1名公务员照顾他。侦察 工作保障部队绕开国民党军防堵,在广西界首以北渡过湘江。

入黔后, 红六军团陷于湘、桂、黔军包围之中,被迫转战于深山密林、悬崖峭壁 间,侦察工作时断时续,且中央军委大概是因为准备中央红军长征,很 少为红六军团提供情报,故在通过镇(远)石(阡)封锁线时,陷入国 民党军的伏击圈,兵员损失三分之二。

为轻装突围,大电台的发电机、 蓄电池被拆散埋掉,小电台用干电池间断地保持与中央军委的联络,侦 察工作被迫中断。

10月24日,红六军团历经80天艰苦转战,行程5000 余里,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与贺龙、关向 应领导的红三军会师。会师时红六军团仅剩3000人。

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红二、六军团成立总指挥部, 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

电台通信和侦察台也立即恢 复工作,随红二、六军团进军湘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机要科全部人 员及无线电队随红二军团行动,由任弼时直接管理。

11月16日,红二、 六军团根据侦察台截获的情报设伏于永顺县北龙家寨地区,歼灭国民党 军2个旅大部,击溃其1个旅又1个团,缴获电台1部。技侦工作在战 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任弼时的表扬。

由于又缴获了1部电台,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月成立无线电 技术侦察分队,划归机要科,对外称“小电台”。分队长张有年,报务 主任胡鹊,报务员孙志高、贺回仔、萧荣昌。由此,继破译工作专门化, 侦收也实行了专门化,改变了过去一台两用的局面。

任弼时宣布由他亲 自管理机要科的工作,机要科长龙舒林兼任“小电台”政委并协助王永 浚破译密码。机要科单独成立伙食单位,贺龙调他熟悉的司务长主管伙 食,为报务员、机要员调配乘骑,又调一个精干的警卫班兼电台架线员。 小电台共约50人,其中业务人员(包括破译、报务和内部通信的译电 员)15人,王永浚独自承担破译任务。

陈琮英讲:

“‘小电台’的工作很机密,很多同志都不知道。弼时同志曾对二 方面军领导同志讲:‘这项工作我来抓,你们就不要分心管了’。弼时同 志还在门口写上‘闲人免入’4个字,连贺龙、关向应、萧克都不让进 去,门口有4个警卫员,管得很严。”

萧荣昌评说:“无线电技术侦察分队(小电台)的成立,标志着红 军第二方面军无线电技术侦察情报工作的健全、发展和提高。”

“小电台”建立后,成功配合了湘鄂川黔地区一系列战役、战斗。

龙舒林回忆:

1935年“4月中旬,我军退出塔卧向外线转移。至来凤县之沙 道沟一带地区时,侦悉鄂军四十八师一个旅孤军尾追至陈家河,我军便 全力回击,全歼了该敌,追至桃子溪又歼其师部及另一旅,俘获甚丰。”

“6月间,主力北进宣恩围城打援。不几日,侦悉[鄂军]张振汉纵 队某日由来凤经忠堡增援宣恩,正中我计。我军便昼夜兼程,急行军百余里,赶至忠堡包围敌之行进纵队。

侦察电台就设在前线指挥所监听敌 之动态。敌人十分恐慌,从敌军频频发出的告急电报和救命呼号中,又 侦悉敌师部及所属部队阵地的详细地址及敌要求派空军支援等情况,更 有助我围歼的部署和决心。经三昼夜激战,全歼敌人一个旅及其师部直 属部队,生俘师长兼纵队司令张振汉。”取得忠堡战斗胜利。

“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我军包围根据地边缘之龙山城,侦察台就 近严密监听,敌之动静全在我胸。进至来凤境内之沙道沟宿营时, 侦察台无意中得到敌八十五师谢彬给徐源泉的电报,告以该师翌日经板 栗园增援龙山。

当我将这份情报给军团首长时,贺龙阅后说:这小子也 来了,先收拾他。

我军立即星夜急行军,设伏于板栗园附近山中,对敌 发起突然袭击,歼其一个团、一个特务营及师部直属队一部分,击毙师 长谢彬,其后续两个团及辎重营得知谢彬毙命,仓皇退回咸丰城内。”

红六军团转移后,留在湘赣边区的省委书记陈洪时叛变投敌,报告 何键红军能破译国民党军队的密码,应改进密码,少用电台联络等,一 度使破译工作增加了一些麻烦,但技术侦察工作还是照常进行。

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围剿”湘鄂川黔根据 地。

11月,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 3月进入乌蒙山区回旋。红军只能在敌夹缝中进退,但因能掌握敌之行 踪,故使敌居暗处,红军居明处。双方或擦肩而过,或接踵而进,在山 谷中或山岭上周旋达3个星期之久。

1936年3月25日和30日,收到朱德、张国焘要红二、六军团北 渡金沙江,至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电令。

3月31日,红二、 六军团离开贵州盘县西进北上,4月末渡过金沙江后,分兵2路翻越终 年积雪的大雪山,于7月齐集于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7月上旬,红二、红四方面军奉党中央命令开始共同北上。经过草 地,到达包座时,报务主任彭富九、报务员刘宗舜调“小电台”工作。

8、9月间,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组织了岷(州)洮(州)西(固) 战役。红二方面军进行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

10 月22日,红二方面军进至甘肃省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 师,结束了历时11个月、行程约1.6万里的战略转移。

一路之上,“小电台”及时掌握敌情,配合红二、六军团的长征,做出了重要成绩,其中王永浚和张有年表现最为突出。

张有年原是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报务员,1931 年宁都暴动时参 加革命。1932年10月随中央军委派往湘赣军区的第1部电台到湘赣军 区工作,长征中一直担任侦察台的队长。他的报务业务精湛,每当天气 变化抄报困难时,便亲自上台。

从国民党军解放过来的无线电技术人员中,王永浚是唯——位致力 于破译工作并卓有成效的专家。

彭富九回忆他与王永浚在长征中的经 历:

“1934年8月,我们一起随红六军团由井冈山地区突围长征,在贵 州与红二军团会合后继续长征,于1936年11月到达陕北。在此期间, 王永浚同志在侦收工作的有力配合下, 一路上独自破译了敌人250多种 密码,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为二方面军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壮 大自己,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完成艰苦卓绝的长征任务,做出了重要贡 献”。

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方面军领导多次赞扬王永浚。任弼时称王永浚是“密码脑袋”。

隔音门窗

高端断桥铝合金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高档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