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区铝合金门窗店电话
文章目录:
1、晒晒2019年铝工业的成绩单(上)2、“电改”助企持续降本增效3、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寻找电改最大公约数
晒晒2019年铝工业的成绩单(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对中国铝工业而言,2019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喜事多多值得庆贺的一年,各项产品产量都基本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铝土矿开采量约1.1亿吨,冶金级氧化铝提取超7155万吨,原铝产量约3593万吨,铝材产量超3450万吨,再生铝产量近700万吨。
这一年,是中国铝“银雀”西南迁的开局大年。
这一年,是中国铝产业大举开采与进入几内亚铝土矿之年,进入的企业超过10家。
这一年,是氧化铝与原铝产量进入平稳阶段之年。
这一年,是超大铝轧制项目在大庆开工。
这一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最多的一年:一等奖1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
这一年,爱励铝业(镇江)有限公司成为最完善的高档航空铝厚板生产基地。
这一年,国际铝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可达910万吨。
大事件与大项目
宝武钢铁集团进军铝业。2019年2月,中国钢铁巨头宝武集团旗下公司——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河南三门峡市的同人铝业公司,占股51%,随后将公司更名为宝武铝业有限公司,产品为高档ABS(汽车车身薄板)与罐身料等,总生产能力60万吨/年,2020年后期陆续投产,所有装备成套引进。钢铁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联姻早已有之,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就成立了铜铝事业部;中国攀枝花钢铁公司也早已进军钛业;中国酒泉钢铁公司也在早些年成立了东兴铝业有限公司,现在已是中国的双辊式铸扎铝带卷生产企业之一。
2019年10月,国际铝业协会发布了其委托CM咨询公司完成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与值得一读的报告。报告称,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的用铝量为803万吨,预测2030年的需求量为91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9%。2018年中国生产了2210辆燃油车,消耗了260万吨铝,平均为118.7kg/辆,2030年铝的消耗量可达490万吨。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货车和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将为140万吨,复合增长率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部分或全部以电力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车(BEV)、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HEV和PHEV)。
忠旺集团涉及原铝及游艇业务。作为全球的铝加工龙头企业之一,忠旺已形成铝挤压、铝轧制和深加工三大核心业务并举的格局,所产铝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广泛应用,而且也开始向原铝产业延伸,建设80万吨/年项目,在国际上收购德国的翁纳(Una)铝挤压公司与澳大利亚的银色游艇公司(Silver Yachts),并于2019年10月交付了一艘全球的超级豪华游艇“博尔德(Bold)”号。
忠旺铝业携手汽车企业开拓轻量化蓝海。中国忠旺全资附属公司安徽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参与了奇瑞汽车公司多款车的铝合金零部件的设计,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例如,奇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小蚂蚁eQ1用的是忠旺铝业公司的铝材,后来在国内首款纯电动跑车前途K50的车身铝材也全是忠旺提供的,在样车的设计阶段,忠旺汽车事业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部件结构优化设计、铝材试验、二维图纸绘制、截面改进、样车试制等全过程工作。另外,忠旺还与一汽公司合作开发了12米长的“全铝车身+全铝底盘”的城市全铝大客车;与沃尔沃、奇瑞、比亚迪、长城华冠、华晨客车(大连)、一汽客车、黄海客车、厦门金旅等公司展开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全铝新能源汽车,共拓铝应用蓝海。
兴发精密制造公司新材料及精智造项目奠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装备:1台90MN挤压机、1台50MN挤压机、另有4条进口全自动挤压生产线、3条立式喷涂线、4条断桥生产线、1条汽车配件试制线、1条电子配件生产线。达产产能为15万吨/年新型高端工业型材和建筑结构型材,3万吨/年高精深加工零配件。
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有限公司投资67亿元建深加工基地。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以1.76亿元购得重庆市两江新区702平方公里土地,将投资69亿元建铝合金深加工产业基地,主要产品为铝合金白车身、车用零部件、轨道车辆车厢、建筑模板等,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约138亿元/年,纳税约9亿元/年,提供就业岗位约6000个。
中旺集团将在洛阳伊川县建100万吨/年铝合金精深加工项目。此项目建设已于2019年2月22日与洛阳市签约,总投资210亿元,主要精深产品:乘用车及专用车车体及零配件、铝合金模板、环保全铝家具等,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超过400亿元/年。同时将在伊滨经济开发区建中原总部基地、研发中心、中原新材料大数据中心、销售公司等。
魏桥铝精深加工产业园落户滨州高新区。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决定在滨州高新区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已于2019年3月21日签订了协议。园区占地面积41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80亿元。
中信安哥拉铝型材厂投产。中信集团投资兴建的安哥拉铝型材厂于2019年5月21日在罗安达-本戈经济特区(ZEE)投产,总投资4000万美元,占地79265平方米,2016年6月开工建设,生产能力0.8万吨/年挤压铝型材,0.2万吨/年门窗。
中铝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这是中铝在东南沿海打造的精深铝加工基地,占地13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分期分阶段实施,一期分四阶段,一~三阶段2021年完成,四阶段项目正在规划中。一期一阶段已于2019年5月完成,占地26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主要生产金属包装铝材,产能29万吨/年;二阶段为ABS(汽车车身薄板),产能10万吨/年,2019年7月投产,占地约17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亿元;三阶段总投资15亿元,占地9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熔铸车间与2400mm热连轧线及一些填平补齐项目,产能40万吨/年热轧卷。
荥阳铝业拟在鹤山市新建铝合金生产基地。荥阳铝业集团拟在广东江门鹤山工业城A区设立一个全新的铝合金生产基地,已组建了一个全资子公司,以制造及生产高性能及高精密度铝产品,包括高端铝合金及模具、硬件部件、散热器及其他电子部件为主,主要为满足海外市场的需要。一期投资约为10.5亿元,生产能力7万吨/年铝合金及其制品,一期占地133平方公里。
西南铝多个项目开工。2019年6月26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重庆西彭区同时开工建设2800mm冷轧机组及其配套项目、铝-锂合金熔铸机组及其配套项目、航空薄板及ABS生产设备建设项目、航空厚板提产设备建设项目。共计总投资约10.8亿元。
大庆豫港龙泉将成为世界综合性铝材加工基地。豫港龙泉正在大庆建世界上的综合性铝材加工基地,规划占地约10平方公里,投资约330亿元,总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约1000亿元,实现税收约10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7万个。2019年1月7日开始施工,2020年12月精深加工区投产,2025年全部建成。项目共分3部分:轧制材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挤压材生产能力50万吨/年,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20万吨/年。2019年施工的有:14条道路,总长19千米;厂房18栋,都是16米高,其中9栋为长628米,宽90米,8栋为长620米,宽90米。2019年计划投资21亿元。挤压型材区2021年12月陆续投产;板带部分计划2021年开建,2023年陆续投产。这可是目前的铝加工大项目。
金来铝业铝圆片项目奠基。山东金来铝业有限公司6万吨/年铝圆片项目于2019年7月3日奠基,是由香港新东阳铝圆片有限公司和邹平鑫利源铸造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兴建,总投资3.15亿元,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20余亿元,目前是全国的铝圆片生产企业。
南山铝业投资15.64亿元对原20万吨/年特种铝材线填平补齐。南山铝业自筹资金对位于东海开发区东侧的原20万吨/年超大规格高性能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线进行填平补齐,将引进2500mm CVC6冷轧机等6台(套), 购置外圆磨床等国产设备10台(套),总投资15.64亿元,投产后将增加ABS(汽车车身薄板)10万吨/年,及其他板带材。
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最多的一年。这一年铝工业共有39项科技研发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获奖项目最多的一年:一等奖1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
铝产业两项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它们是中南大学参与研发的“铝合金节能输电导线及多场景应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主完成的“大尺寸铝合金车轮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
铝土矿与氧化铝
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国探明的铝土矿储量约5.5亿吨,可见储量并不富裕,同时品质也不尽人意,2018年中国开采了1.1亿吨。2019年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7155万吨,1~11月的进口量139万吨,全年消费量约7202万吨,中国生产冶金级氧化铝的企业46个,在国外有两个合资企业,一个在牙买加,生产能力165万吨/年,另一个在印度尼西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
铝土矿
金波公司(KIMBO)运营的几内亚铝土矿于2019年6月起航运往中国烟台。该项目位于几内亚博凯大区(KOBE)弗里亚(Fria),开采能力1000万吨/年,还拟建30万吨/年的氧化铝厂。
首艘30万吨级铝土矿运输船抵烟台。2019年5月6日韦立国际集团首次使用30万吨级巨轮“猎户座”承运的几内亚铝土矿抵达烟台港,目前烟台港接纳铝土矿已达1亿吨/年。
锦江集团和AIS合作开发几内亚铝土矿。杭州锦江集团和AIS合作开发几内亚铝土矿协议于2019年4月28日签约。锦江集团还将辅助AIS国际集团在几内亚建设20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
三一重工集团将开采几内亚铝土矿。2019年6月28日,三一重工与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伊洛夫集团签订几内亚铝土矿开发、物流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开采能力200万吨/年~300万吨/年,其中60%运往中国。
氧化铝
四川其亚铝业公司贵州凯里氧化铝项目。2018年12月17日,四川其亚铝业集团与贵州凯里政府签署了6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建设协议书。
广西华昇氧化铝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是中铝集团利用进口的铝土矿,在广西防城港布局的主要项目,规划为200万吨/年,总投资58.05亿元,建两条各100万吨/年的生产线,2018年9月28日开工,工期18个月,计划2020年4月投产。
2019年2月14日,东方希望集团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政府签约建设3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
广西那坡建设1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快速推进。广西那坡1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自2019年3月以来建设速度显著加快。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建设期18个月。达产后可接纳600人就业,增加税收3亿元/年。
国电投遵义氧化铝项目成功点火。国家电投遵义氧化铝有限公司2019年3月27日成功点火,进入调试与试生产。该项目位于务正道,生产能力100万吨/年。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约30亿元/年,上缴税收3亿元,解决地方2000余人就业。
重庆南川氧化铝公司复产。已停产了5年多的重庆南川氧化铝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9日全线联动试车,1月28日开始投料复产。
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2000吨高纯氧化铝项目开建。河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2000吨/年高纯氧化铝项目于2019年4月19日在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开建,总投资3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2000吨/年高纯氧化铝;二期打造功能陶瓷基板、气凝胶等产业链。
连云港(赣榆)氧化铝项目。连云港赣榆区人民政府,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就在赣榆区建设40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基地及其配套赤泥堆场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10亿元。
南山铝业扩建印尼100万吨/年氧化铝。南山铝业2019年11月15日公告称,为充分利用当地铝土矿,将扩建宾坦氧化铝公司(BAI)二期氧化铝项目,扩建资金30.68亿元,南山铝业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
原铝产业
根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据,2019年中国原铝企业有82家,总生产能力410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3.68%;2019年原铝产量约3593万吨,产能利用率87.63%,产量比2018年下降1.84%,今后原铝产量大致会在3400万吨~3600万吨区间波动,即处于平稳阶段;重熔用原铝铝锭进口6.2万吨,出口6.7万吨,可认为基本持平。至2018年底中国有400万吨/年原铝产能实现了跨省置换。
转移至云南的产能约600万吨。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日“银雀”西南迁。云南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紧相连,地域辽阔,绿色可再生的水电能源丰富,价格低廉,自带产能指标企业前10年可享受“优价满发”政策,即原铝项目可享受为0.25元/kWh的专项优惠电价,第6年~10年在此基础上增加1.2分/a,第10年为0.3元/kWh;铝材深加工电价为0.2元/kWh,这么低的电价为什么还不去呢?在此必须指出,不是云南哪个地区都适宜于发展铝工业,尤其是原铝工业,西部及西南部是旅游圣地,需特别慎重。昆明东北部与昆明一老街沿线是发展铝工业的好地方,但文山是三七产地,必须保留足够的种植地,铝企业最好靠南部与东部,铝产业园区与三七产地宜相距50千米以上,铝厂在下风下水区;在当前,玉溪烟草种植还必须保留,但不宜扩大,所以红河地区铝厂宜靠南些,笔者粗略匡算了一下,文山、红河原铝生产能力最好不超过1300万吨/年,究竟能容纳多少以设计单位与环保部门规划为准。
截至2019年12月,进入云南的铝企业有全球的两家铝企,即中铝集团公司与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前者的原铝总产能约820万吨/年,后者也超过610万吨/年。中铝集团早在2018年中期就与云南签署了将云铝股份的股权全部无偿划归中铝的协议。因此,中铝在云南不仅持有云铝原有的158万吨/年的原铝指标,还有自带120万吨/年的指标布局云南,所以中铝在云南的产能指标已达278万吨/年。其中在文山州的新建产能100万吨/年,分两期建设,各50万吨/年,一期2020年5月投产,随即建二期。
2015年10月15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系列协议,充分利用云南的水电优势与面向东南亚的地域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铝工业基地,提升中国铝工业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为此,魏桥集团已于早些时候退出了位于滨州的203万吨/年的原铝产能,并在文山州工商部门注册了一个名为云南宏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负责在文山建设200万吨/年产能的原铝项目。在原铝电解槽系列建设的同时,除建设重熔用锭铸造线,是否还建设轧制用扁锭与挤压用圆锭铸造线,力争尽量少地生产重熔用锭,如果建挤压圆锭铸造线,最好建进的低压铸造(LPC)系统,可以从加拿大阿尔维达(Arvida) 铝业公司引进,投资不会大,可铸锭品质大为提高,特别适合于生产高档汽车挤压铝合金材料,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还没有引进此技术。
除了中铝集团与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大举进驻云南外,还有河南神火集团、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其亚铝业有限公司也在进驻云南。神火集团的90万吨/年原铝项目也落脚文山州,一期25万吨/年工程正在建设,计划2020年中期投产,总投资67.5亿元,二期工程不涉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快,可于2020年末或2021年上半年投产;厦顺铝箔有限公司与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组建了涌顺铝业公司,将利用涌鑫公司的原铝铸造轧制用的扁锭,运至厦门,供厦顺铝箔公司轧制板带与箔材,再将厦顺铝箔公司的工艺废铝运到涌鑫有限公司,形成一条低碳高效闭环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考虑将厦顺公司的热轧—冷轧生产线迁到涌顺有限公司,笔者匡算了一下,省去铝锭重熔与优惠电价节省的费用,如果按15万吨/年扁锭计算,不出三年就可以收回搬迁投资,以后每年就有近亿元的收入可算是利润,如果组建一个属于公司的水路运输企业,还可进一步降低运输费,当然,这种想法是否可行必须经过精准的技术经济分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公开资料统计,共计转移到云南的原铝提取能力已达615万吨/年,加上云南自有的能力,总提取能力已约达800万吨/年,再过三四年,云南的实际产能将是全国第一大省(区)。
部份电解铝产能转移至四川省西部地区。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公司河南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将停产后的25万吨/年的原铝产能转移至水电资源富集的四川省广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既可以消纳四川省富余的水电资源,又可以降低林丰铝电电力成本。此项目已于2019年11月29日投产。
部分产能还转移与置换到内蒙古及广西地区。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将220台240kA电解槽15万吨/年原铝产能及192台200kA电解槽10万吨/年原铝产能置换给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华云公司拟建183台500kA电解槽。包头铝业合计产能56万吨/年,按置换方案,未来两年将关停其240kA和200kA槽,400kA电解槽31万吨/年产能将继续运转。
截至2019年4月,通辽市完成原铝产能接纳103.3万吨/年,其中锦联铝材有限公司接纳22万吨/年,创源金属有限公司接纳41.3万吨/年。
广西投资集团银海铝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宣布退出336台240kA电解槽产能20万吨/年原铝,置换给广西华昇铝业有限公司。
合规新投产项目。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建25万吨/年的原铝项目,其中一期12.5吨,90台500kA电解槽已于2019年4月投产。
云南省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在鹤庆县兴鹤工业园区西邑片区投产,建设总规模45万吨/年,总投资36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增加工作岗位1800个。
广西德保百矿铝业有限公司的600kA系列中段电解槽于2019年2月25日顺利通电投产,标志着该公司原铝产能已达200万吨/年。
位于青海海东市民和工业园停产的15万吨/年产能已分期复产,2019年复产产能5万吨/年,9月份复产其余的10万吨/年原铝产能。
云南昭通水电铝项目一期投产,2019年5月30日,该项目位于滇东北昭通市的铝硅谷基地,总生产能力70万吨/年,现在投产的是一期。
广西百矿铝业有限公司50万吨/年原铝项目2019年7月5日全面投产。此项目2017年投产10万吨/年,2018年达到37万吨/年,2019年达到50万吨/年。
云南冶金集团4套“高效铝锭连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于2019年1月份调试成功,是兰州理工大学有色冶金成套装备及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团队设计研制的,还出口到墨西哥、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的原铝生产企业。
云南神火90万吨/年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一期45万吨/年电解系列启动工作于2019年12月31日进行,共有500kA槽330台。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位于文山州富宁县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示范园区,系河南神火铝业集团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27日,注册资本50.6亿元。(王祝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有色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电改”助企持续降本增效
来源:经济日报
“这几年,企业持续获得电力改革的红利,发展的动能更足了。”不久前,在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用户‘获得电力’体验”开放日活动上,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电力专工张德宁为电力改革竖起大拇指。
2016年6月29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他们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部署,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截至今年6月底,交易电量连续4年翻番,累计超过1700亿千瓦时;交易频次逐年倍增,累计组织交易144批次;市场化电量占主电网售电量比例从2016年的14.1%上升到2018年的41.3%;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150亿元,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助推力。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部署,建立健全区域电力市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与南方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委、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以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广西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该中心是国内首家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第三方机构等组成的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作为广西唯一的电力交易平台,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交易服务。
成立3年以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坚持把建设维护广西电力市场放在首位,建成了“12345”的市场交易体系,搭建规范、公开、透明、高效的电力交易服务平台,市场机制日趋成熟;市场持续活跃,超过4000家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其中,售电市场蓬勃发展,近70%直接交易电量通过售电公司代理。在全国率先实现火电全电量进入市场和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用电的基本放开,促成广西发用电计划放开水平全国领先。
今年以来,广西密集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相关举措,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持续丰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交易规模,现已推出年度长协、月度竞价、增量交易等11个交易品种。重点支持自治区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开展增量交易,充分响应企业增产复产需求,3年来累计成交增量电量超过446亿千瓦时,80%以上的增量电量集中在百色银海铝、南方有色、广西铁合金、百矿集团等重点企业,促进了广西500家主要大工业用户开工率达70%以上,创5年来新高。
同时,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把改革红利释放到10千伏大工业用户及高附加值用户,先后推出10千伏用户交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用户交易、大数据中心用户交易,累计降低10千伏用户购电成本9.57亿元,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寻找电改最大公约数
从打造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到深度了解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的经营状况,从建立年度协调到推动月度交易制度……在深化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南方电网广西公司以建立电力交易市场为中心,寻求电力体制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了广西大工业开工率历史新高,清洁能源得以最大限度消纳。
站在电力体制改革“第一阵线”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些供给侧改革的每一个步骤,南方电网广西公司都积极站在改革第一线,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在广西的制度建设、落地、深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陈清说。
2016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建方案,依托广西电网公司组建相对独立的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独立核算,交易业务与电网其他业务分开,日常业务独立运营。作为广西范围内全区唯一的电力交易机构,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电力市场政策研究、电力交易组织和运营、交易市场秩序管理等工作,在政府监管下为广西区内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公开、透明、高效的电力交易服务。
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交易机构是窗口。电力体制改革越是深入,电力交易中心发挥的作用越是明显。
201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方电网、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委、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的建设为突破口,认真落实国家和广西电力体制改革各项政策部署,积极推进广西电力交易的市场化改革。
目前,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持续丰富完善交易方式,目前已形成年度长协、月度竞价、增量交易、专场交易、合约转让等5个交易品种,不断活跃广西电力交易市场,助推全区经济稳增长。
2017年3月起,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推动全面放开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进入市场,并在年中进一步扩大到10千伏增量用户,先后组织了覆盖广西所有地市11个重点行业的23批次市场化电力交易,降低用户成本23.65亿元,增加工业产值270亿元,惠及有色、化工、铝业、钢铁、铁合金、化肥等行业。
以粤桂经济合作试验区的梧州市为例,在广西电网公司的组织协调下,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签订第一批市场交易电量长期协议,从6月开始,梧州市全面实施增量电量优惠政策。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的月平均大工业用电量为基数,由企业自行预测全年用电量,其同比增加部分可享受增量优惠,以此鼓励企业保持生产增长势头。神冠、骆驼、三威3家企业共计成交5.4亿千瓦时增量电量,获得较大幅度的让利。
电力市场的改革为广西实体企业注入了“降成本”的动力。年产20万吨的百色银海铝,为减亏控亏,从2014年3月开始,百色银海铝停产15万吨的电解铝,一停就是三年多。百色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王应其说:“我们仅维持5万吨的‘续命’产能,铝价最低时跌到9600元/吨,按照每吨铝生产成本一万元来测算,意味着生产一吨铝要亏4000块钱,越多越亏。”
2017年开始,南方电网广西公司与广西投资集团就百色银海铝用电达成框架协议,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全力推动百色银海铝全面恢复产能。南方电网给百色银海铝电解铝增量电量实现了每千瓦时0.365元的落地价,专项用于银海铝恢复15万吨电解铝用电部分,每千瓦时比原来降了一毛多钱,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在强大的电网支持下,百色银海铝实现全面复产,负荷大幅升至17.5万千瓦,增幅106%,每年将新增用电量21亿千瓦时,拉动上游氧化铝30万吨、阳极碳块8万吨,下游铝加工企业再释放产能15万吨,新增就业1000人。
如今,电解铝的价格上涨到16000元/吨,从“底部”到持续拉升的态势,让百色银海铝成功度过了生产最艰难的时候。“电力交易市场是我们企业非常欢迎的做法。”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黄冬生说,广西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有序放开发电用电计划,通过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这个平台,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有了“直接见面”谈买卖的机会,发电企业可以选择向不同的用电企业卖电,用电企业拥有向不同市场主体购电的选择权,电力市场形成多买多卖格局。
据统计,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从成立之初以来,累计成功组织了28批次电力市场化交易,覆盖565家用电企业和20家发电企业,交易电量连续四年翻番,累计完成交易结算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572亿千瓦时,为企业降低成本38.6亿元。
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全国领先
广西是西电东送的大省,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前期投入建设的大量清洁能源,包括水电、太阳能光伏、风能等,都面临着如何深度消纳的问题。
广西电网公司领导层对此进行深度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在制度建设和细节调度中,全力以赴推动清洁能源的消纳工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能够在改革中得以彰显。
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南方电网广西公司用“互联网+大数据”的理念,建立了跨省区的气象条件预测机制,并与珠江水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等诸多部门保持“无缝对接”。
2017年,广西区内面临着用电负荷增长乏力、主汛期降雨偏多、电力供过于求、水电严重富余的严峻形势。但在强大的数据收集、气象风险预测、来水库容预测能力引领下,广西电网调度中心提前预测弃水风险,采取汛前腾库容、汛期预泄腾库、动态控制水位等优化措施,并通过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实施挂牌交易等举措,想方设法减少弃水、增发电量,促进清洁能源最大化消纳,降低发电企业损失。
2017年9月,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消纳丰水期富余水电交易,成交电量25.95亿千瓦时,促成189家企业用电合理增长;12月,组织大唐集团开展集团内部水火电置换交易试点,为积极开展发电权交易,同一集团内实行发电权交易,探索了有效经验。
在促进清洁能源最大化消纳的同时,南方电网广西公司还立足广西实际,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深度挖掘发电侧市场化最大空间。2017年5月,南方电网广西公司推动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开展了国内首次火电企业间市场化电量在线交易,当天有4家火电企业申报需求,共成交电量1亿千瓦时,这也是广西首次发电企业合约电量转让交易,在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活跃交易市场的探索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让更多主体共享改革红利
“得益于广西售电市场的开放,2017年我们进入市场后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广西能源联合售电公司综合部负责人袁金灿说。
广西能源联合售电公司是首批参与广西电力市场的售电企业,2017年成交电量名列前茅。在广西各批次电量市场化交易的月度竞价中,广西各售电公司积极参与月度竞价交易,代理电量占月度竞价80%以上。
售电市场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方电网广西公司的积极推动下,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立足广西实际,积极培育广西售电市场,促成售电公司全面参与市场交易。截至目前,广西已完成13批113家售电公司注册公示,并有32家售电公司正式参与交易,成为全国21个电改综合试点中首个售电公司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省区。
为让售电公司顺利参与市场交易,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在交易中对单个售电公司代理交易电量额度进行了合理设计,确保售电公司在初期能够获得更大的参与空间,促进售电公司发展。同时,提前梳理售电公司申报注册要求,出台《广西售电公司申报指南》,指导售电公司“一注册、一承诺、一公示、三备案”工作。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四批次电力市场模拟交易及现场培训。30家售电公司参与培训后,对电力交易规则、机制和组织实施等知识有了清晰的了解,在开展电力交易时“得心应手”。
2017年12月25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开展2018年年度长期协议预交易,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交易,2018年年度长协交易规模280亿千瓦时。
2017年以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通过市场化手段,还组织了三批次增量交易和一次增量专场,总成交电量63.4亿千瓦时,释放改革红利7.6亿元,促进231家企业降本增效,有效支撑了广西经济稳增长。(记者 何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