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火了摆摊车的春天来了吗
最近“地摊经济”一词火了。
今年5月,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定调:“摆地摊”合法化,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不再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一时间,“地摊经济”仿似风口,众多车企“跟风”投入,推出各式各样的摆摊“创富神器”。
理性看待“地摊经济”对车市影响
自2018年以来,车市连续两年出现下行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同比下降7.5%和8.2%,跌幅较2018年再次扩大。进入2020年,一场疫情无疑让车市“雪上加霜”,汽车市场亟需新的增长点。
当“地摊经济”在国家层面被提倡后,车企迅速反应实为意料之中。但是,“地摊经济”对汽车行业的拉动作用有多大?业界对此看法不一。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若地摊经济能够真正被激活,很容易能拉动微货市场的重新崛起,甚至使本土车企找到新的商业模式,进而会吸引更多车企进入市场。”在他看来,地摊具有投入低、占地小等特点,车辆不仅具有载货的作用,还起到销售空间的功能,因此将拉动微货、微卡等微型商用车的销售。另外,相比于合资品牌,自主车企由于更了解国内的商业环境,在商用及专用车场景的产品更加丰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表示:“开放地摊的政策短期内对整个市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我个人不看好‘地摊经济’的持续增长,车企把售货车作为长期发展方向不可取,还是要回到技术创新、智能化或电动化方面,不可盲目跟风。”
曾因“地摊经济”大火的韩国市场就是最好的例证。2015年,韩国迎来过一阵“摆摊潮,彼时韩国众多车企也开始纷纷推出微型货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韩国微型货车单月销量同比增幅一度高达9成。不过,这只是昙花一现。据韩国汽车工业协分析,由于小吃市场快速饱和,随后微货销量大幅下降,加上大量的二手车涌出,整车的保值率随之下降,而原本定价较低的微货利润率也进一步回落。
反观我国,由于市场空间较小加上利润率较低等原因,微型货车一直未能成为我国商用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微客、微货等微型商用车市场曾在2010年迎来过鼎盛时期,而目前全国的年市场销售规模维持在300万辆上下。
最后,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强调到:“市场应当理智看待地摊经济对于微货等特定车型的影响。”他表示,汽车销售最终由市场需求决定,近两个月受限购放开、购车补贴等政策的刺激,购车需求已有所增长。但是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摆地摊,又有多少人会选择用汽车做摆摊工具都是未知数。
疫情影响之下,您会考虑摆摊吗?如果去摆摊,你会买“地摊车”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