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保养把发动机洗废汽油放太久会变质不耐烧硅污染多少年
最近这个海外小众机油和代购机油这场仗打的是如火如荼,一个英国的华人up主从二手车做到保养上,结果因为一条国内没法自己造四类基础油的视频被国内“机油大佬”各种录视频吐槽。
于是这位up直接反击,将网上所谓的小众机油的“高溢价、假洋品牌”老底挨个翻了个遍,甚至连进货价都给扒了出来,可以说把原来一潭浑水的机油圈重新做了一遍过滤。这件事泰哥个人是拍手称快,其实在19年初去东北出差的时候就在一家汽修店听过某小众机油总代给门店推销机油上架,一通猛吹然后返点毛利巨高,泰哥一度认为这种机油怕是卖不出去。结果今年这次一搞,还真炸出不少死鱼烂虾。
不过有句说一句,国产还真并非造不出高等级的基础油,只是你们还不知道罢了。沈阳奥吉娜听在2007年就已经投产了乙烯聚合工艺的pao基础油(4类基础油)。
并且市面上的所有四类基础油的润滑油,可以很明确的说一定是3类+4类调和而成,只是pao的含量高低而已。
(金美孚1号pao含量最高的时候,含量也就40%不到)
再举个例子,某魔一直以保护和抗磨著称的润滑油品牌基础油也是3类油,里面主要成分是啥?就是二硫化钼和六方氮化硼极压添加剂,这两添加剂多用点不就成了嘛。
你说抗磨性能能不好么!
在泰哥看来,唯一称得上有资格叫好润滑油的唯一指标是啥?就是要有自己的炼油厂,因为只有基础油是自己的,添加剂配方根据产品要求调制,而添加剂组分一般都是由四大化工巨头出品。
所以说连炼油厂都没有,这算啥机油品牌?
(巴斯夫的酯类基础油放在上海金山生产,国内没有4类油以上基础油?笑话~)
好了,其他延伸就不说了,开始今天的坐诊环节!
车主:楠木一方
泰哥,北方车主一枚,平时只能加到E10的乙醇汽油。最近因为公司变动要去离家进了很多,不需要用车了。但网上有许多人说油箱里的汽油放越久越不耐烧,我用下来好像有这么回事,请问泰哥汽油有保质期么?长期不用要不要把油抽掉?
泰哥坐诊结果:
首先感谢这位老爷提出了一个许多车主都会问的事,汽油放久了到底会越来越不耐烧?
这边先给出答案:的确会,但没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么短。
我看到网上有不少文章都说,这是因为新加入的汽油是“新鲜的”,而油箱里老的汽油因为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烃”,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容易老化、氧化、变质。时间一长,性质变了,热值就跟着变了,烧起来动力表现就差了,甚至还造成“碳污染”。
乍听之下似乎这说法是合情合理的,但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汽油的提炼方式多种多样,物理直馏方式生产的汽油几乎不含“不饱和烃”。而“催化、裂化、重整”工艺生产的汽油则会含有少量的“不饱和烃”。
但如今我国燃油早已进入国6时代,这意味着汽油早就开始往“超低烯烃”方向发展。新的“加氢裂化”工艺运用越来越多,成品油品质越好越“纯”。从国5时代开始,国标对汽油的品质要求就已经有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在氧化安定性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家主要炼油企业也都在质量标准中严格控制“不饱和烃”含量,为的就是延长汽油的“诱导期”。
“诱导期”是个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汽油对氧化,和汽油里形成“胶质”的抵抗力。“诱导期”越长就越好。以往的汽油“诱导期”不如现在这么长,但实际的“保质期”也长达3个月。而如今国6时代的“超低烯烃汽油”保质期更是长到惊人的8个月。
一箱汽油能烧几个月?我想只要是天天开车上下班的应该都不可能遭遇这样的情况。说白了,几个月烧不掉一箱油的,那车子不如租出去更划算。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加完油之后感觉动力嗷嗷叫”呢?
这其实和人类的感官误差有关!比如我们平时在城市道路开车,如果车速加速到80km/h以上,就会觉得车速太快了,需要减速确保安全。但如果您刚从高速公路下来,您一定会产生错觉:80km/h咋这么慢啊!?
不信?嘿嘿,刚加完油感觉动力嗷嗷叫是吧?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开车上班的时候,您就不会觉得动力贼强了。其实啊,真正需要担心汽油“变质”的到是我国东北三省,湖北部分地区、江苏北部、山东某地……因为那里是“乙醇汽油地区”。
乙醇汽油就是“汽油+工业酒精”,而酒精本身是具有强烈吸水性的。虽然乙醇汽油里加入了添加剂缓解酒精吸水后的分层问题,但这只是缓解而不是根治。因此乙醇汽油的保质期远低于传统汽油,通常只有1个月。
这样一来平时开的很少的车就很吃亏了,还有那些非常省油的混动车型。刚好在这些地区使用,2个月都烧不掉一箱乙醇汽油的话,可能会稍有影响。不过好在每一次加油其实都是“新油把油箱里的老油冲散了”,只要下一箱油趁早用完,那么老油也就混着一起消耗掉了。
希望可以帮到老爷~
车主:xujigang829
泰哥好,3年5万多公里的阿特兹在早上刚启动时,发动机故障灯常亮。等开了一段时间水温上来了反而好了,跑到4S店检修后做了一整套缸内清洗和三元催化清洗。结果油耗从9.2L到了12L发动机故障灯也亮了,请问泰哥这是把我车洗坏了么?
泰哥坐诊结果:
花了大几百洗了发动机气缸和三元催化却又没效果油耗也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泰哥这边先把答案告诉大家,是氧传感器坏了。
那氧传感器到底对油耗和故障有什么影响呢?
氧传感器的作用是通过监测排气中氧离子的含量来获得混合气的空燃比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ECU。ECU根据氧传感器信号,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将过量空气系数λ控制在0.98~1.02范围内,保持发动机处于最佳空燃比,这样就可以降低有害尾气排放又可以节省燃油。
氧传感工作原理
尾气中的残留氧气会在氧传感器探测头内发生电化学反应(工作温度300°C以上),反应中两极电离吸附的带电氧离子数量差异导致产生电动势,其电压周期波动值范围多在0.1~0.9V之间波动,大于0.45V表示空燃比小,燃烧不太完全;小于0.45V则表示空燃比大,混合燃气过于稀薄。
氧传感器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一般要求达到350℃以上才能正常工作,一般的工作温度范围在350~900℃。为了保证传感器在冷启动条件下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在传感器内部还需装有加热棒。
氧传感看似只是一个监控发动机燃烧质量的“监控器”但实际上大部分排气系统损坏与部分发动机积碳跟氧传感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氧传感器一旦发生故障,则ECU不能检测到尾气的氧气浓度,就不知道到底是喷油多了还是少了。而为了不影响汽车动力ECU默认会多喷油,从而造成费油+污染三元催化。而三元催化一旦被汽油污染了,在高温下汽油容易碳化,从而增加了三元的堵塞,然后就恶化了油耗和动力,让车主不得不踩重油门,从而再次进入了恶循环。
氧传感报销无非这4种情况
1、氧传感器中毒
汽油和润滑油中含有的硅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硅,硅橡胶密封垫圈使用不当散发出的有机硅气体,都会使氧传感器失效。
2、积碳
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
3、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就很难使传感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其实讲到如何检查和养护,氧传感器这样听起来很精密的部件拆件只需要一套用螺栓套筒可以将氧传感器从排气管上拆下,检查传感器外壳上有没有损伤或者堵塞。那老爷们该怎么分辨是否损坏呢?泰哥列举了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老爷们有兴趣自己可以拆来看看。
通过颜色也可以判断故障:
①淡灰色顶尖:这是氧传感器的正常颜色;
②白色顶尖:由硅污染造成的,此时必须更换氧传感器;
③棕色顶尖:由铅污染造成的,如果严重,也必须更换氧传感器;
④黑色顶尖:由积碳造成的,在排除发动机积碳故障后,一般可以自动清除氧传感器上的积碳。
既然老爷们已经学会了检查氧传感器工作情况,那平时该如何预防和养护呢?在文章最后交给老爷4个养护要点,可以为氧传感增寿不少。
1、每3万公里检查一次
每三次大保养周期就需要检查一次氧传感是否出现老化或者失效,及时清洗或更换新的氧传感器。因为三元催化装置及发动机性能都会由于氧传感器的工作失常而受到损伤。
2、避免氧传感器发生磕碰
因为氧传感器有陶瓷敏感元件,一旦发生磕碰或剧烈的震动、冲击可能损坏氧传感器中的陶瓷元件或加热元件。
3、避免拉扯传感器导线
过度拉拽氧传感器导线,可能导致氧传感器的不可靠连接,从而影响氧传感器的工作。
4、熄火后勿冲洗排气管
发动机刚熄火时,一定不要立马去冲洗排气管。因为排气管受到外部急剧冷却时,会导致氧传感器的陶瓷敏感元件炸裂,使氧传感器损坏。(泰哥现实中几乎没见过单独去冲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