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保单值多少钱让现金价值来告诉你保单现金价值有多少
这是一篇关于保险“知识点”的文章!
最近几天一直在写寿险,寿险虽然责任简单,但功能却不单一,除了基本的风险保障功能外,还兼有财富传承、理财储蓄的功效。
不过,在聊其它的功效之前,还是再加一期“知识点”的讲解,以免将来聊的过程中,大家越听越懵。
这期要聊的是一个名为“
现金价值
”的知识点。
现金价值是什么?
这里不说专业的术语,因为如果从百度百科上去找答案,会让大家看的云里雾里。作为消费者,我们只需要了解这玩意儿对我们有什么用就行了。
其实在很多保险公司的合同中,对“现金价值”的解释就很直接明了:
现金价值,是指保险所具有的价值,通常体现为解除合同时,由保险公司退还的那部分金额。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类别的保险都有“现金价值”。
只有在保险期间大于1年的长期险种中,才会有“现金价值”这个概念;
像医疗险、意外险这些保险,是没有“现金价值”的,虽然在退保时也会退还一部分保费,但这些与“现金价值”并不是一个概念。
而像重疾险、寿险、年金保险这些“长期”的人身保险中,才会有“现金价值”一说。
现金价值长什么样?
当我们购买了一份长期的人身保险,在我们的保险合同中,会专门有一页“现金价值”的演示页。
在这页纸中,会标明每一个保单年度末保单“现金价值”的具体金额,像下面这样:
“现金价值”既然是我们退保时可以拿到的钱,所以这就相当于我们在保险公司开了一个“账户”,而“现金价值”就是我们账户中现实存在的金额。
此外,“现金价值”是会随我们持有保单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现金价值有什么用?
通过上面的解释,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
既然“现金价值”是退保的钱,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退保的钱大于已缴纳的保费?
当然有可能!
而且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注意:这里说的是普遍存在,并不是全部如此)。
“现金价值”会随我们持有保单的时间发生变化,它既有可能会小于我们已经缴纳的保费,也有可能会大于我们已经缴纳的保费。
当“现金价值”大于已缴纳保费的时候退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钱变多了呢?
是的!
所以正是因为“现金价值”的存在,一些险种具备了理财储蓄的功能,比如我们未来会提到的终身寿险、年金保险等。
我们再来看看通过“现金价值”衍生出来的其他保单功能。
贷款
由于“现金价值”是我们在保险公司“账户”中现实存在的资金,所以保险还会允许我们做一件事情 - 贷款。
贷款的参考标准就是“现金价值”。
通常保险公司会支持我们将
“现金价值”中80%的金额
贷出来,只要根据相关的策略偿还利息与本金即可。
因为你有“现金价值”作抵押,保险公司并不会担心你还不上这笔贷款。
这对于有紧急资金需求的人们来说,是件不错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贷款的发放十分方便快捷;而且贷款并不会影响“现金价值”的变化,尤其是“现金价值”增长的情况下。
减保取现
除了退保和贷款之外,想要把保单“折现”,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减保取现”。
就是通过“减保”的方式,将一部分的“现金价值”取出来,而不是将保单全部退掉。
因为这种方法即可以继续持有保单,又可以将部分的“现金价值”变成现金,所以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增额终身寿与年金保险中。
“现金价值”的话题就先聊到这里,在以后的文章中,也会时常的提到这个概念,到时再与大家深入地探讨“现金价值”。
想了解更多关于保险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这里!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这些图片的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作者简介:
从业十余年的前IT男,跨界迈进保险业。
用产品思维解读保险业,摒弃专业、枯燥的术语,说“人话”聊保险,写有温度的保险文章。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
话险为伊(ID: Broker_saying)
在公众号中会换种姿势聊保险,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