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推荐】保荐人制度10年反思褪色的金饭碗保荐人年薪大概多少

XiaoMing 0

本刊记者/杨阳

新规的出台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保荐人制度存在结构性弊病需要改革,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资本市场的前景很好,接下来国企改革、并购重组、中小企业上市都需要扩充投行队伍。保代人这个群体最终

是金领还是白领燃试大军,当年共有614位合格通过,考试合格率39.63%。此后保代考试合格率一直在10%以下。

“10年前,大家对保代还没有什么认识。在当初的通道制下,各家券商总计大概是300多条通道,而后来通过首批考试注册的大概是609人,按照每两个人折算一条通道,还是那300多条通道。”一位投

行高管称。

但随后,各家券商很快意识到了形势的变化——公司有多少发行通道,完全是由拥有多少保代决定的。

从需求上,各家券商为了多增加一条通道,纷纷不惜以百万年薪的条件到处“挖人”。

2012年10月以前,一张保代资格堪称吸金神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74家保荐机构拥有保代1953人,这些保代平均年薪约150万元。

武汉一家中型投行人力资源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一般保代待遇由三部分组成:固定工资+津贴+项目奖金。一般保代固定工资3万元,津贴6至10万元,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项目,一个保代一年也有超百万

元的收入。百万年薪挖角保代,甚至转会费就百万元,这曾是业内稀松平常的事情。

而在保代收入辉煌时刻,诸如“李绍武PE腐败案”“绿大地造假案”“胜景山河造假上市案”的出现,让外界对于整个保荐代表人行业的“只荐不保”的声讨达到了巅峰。

2012年起,一系列监管新政开始给保代降温,薪酬水平也随之下降。当年3月,证监会提出进一步放开保代的保荐数量,在两名保代具体负责一家发行人的保荐工作,可同时在主板和创业板各有一家在审

企业的基础上,调整为允许同时在主板和创业板各有两家在审企业,这意味着每个保代在同一时间签字的IPO项目多至4家。

2012年10月,IPO的暂停让券商投行业务步入“寒冬”,保代动辄百万的年薪令许多投行入不敷出,于是开始纷纷裁员减薪。一些多年不做项目的“闲置”保代是主要裁员对象,一些投行开始采取砍掉保

代津贴、降薪、取消年终奖等措施来节约成本。

2013年开始,保代考试又由一年一次变更为一年两次。

2014年6月,IPO重启,形势并未发生明显好转。致命的一刀是,投行收入的主要来源——超募被砍掉。

2014年10月,保代考试门槛和难度的降低,意味着更多人有望获得相关资质。

证监会网站上数据显示,目前在册的保代2577名。证监会IPO排队企业信息显示,目前在审的IPO企业约620家,即便不考虑同时保荐主板和创业板两家公司的情况,累计需要的保代数量为1240人。此外,

今年前三季度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共302家,按照2014年全年400家计算,需保代800人。

“这也意味着保代是供过于求的,而且还有几千名准保代在候补。”前述北京投行人士表示。

“保代曾经是证券行业中的‘金领’,以后只能混口饭吃了。”一位保代调侃道,“去年IPO暂停,新股抽查、补充材料不断,保代很忙却收获不大;今年新股不过发行百余家,大量项目积压,新股募资

规模缩水承销收入也不高,现在保荐业务不好做,何况保代不断增加,因此保代收入减少。以后新股注册制了,保代会退出江湖吗?”

一位大券商投行负责人指出,现在保代大部分固定薪酬约100万元,与辉煌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变革之路

对于保代金饭碗的逐渐贬值,业内褒贬不一。

对于备考者,只要还想从事这个行业,就必须拿到这个身份。“如果不考虑未来保代收入是否能覆盖工作量和承担的风险,考虑到保代和非保代的收入仍然有天壤之别,该考的还是得考。”一位准备参

加考试的投行人员表示。

据记者了解,按照现行政策,通过保代考试的投行人员,在申请注册保代时,还需具备三年以上保荐相关业务经历、最近3年内在境内IPO或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中担任过

项目协办人等条件。

“因为考试之后的注册条件还没有放开,所以想成为正式保代还不是那么容易。和券商的资源实力有很大关系。”一位准保代向记者表示。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务人士对记者直言:“保荐人制度本身就不尽合理,每一个项目都是集体做的,但以前把保荐的荣誉和责任都放在了保代个人头上。实际上,应该由保荐机构来承担。未来保荐

和承销发行各个环节上,中介机构的责任都会更重。”

该人士告诉记者,2005年证券法导入强制保荐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扭转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

“现在为鼓励公司自治,建议取消证券法中的强制保荐制度,彻底终结专业化的保荐机构与拟上市公司‘强强’联合,导致公众投资者弱者更弱、失信融资方强者更强的现象。”上述人士补充道:“上

市公司申请人仍可自愿选择保荐机构和保荐人。但需要明确的是,保荐机构与保代是公众投资者的受托人,并确立保荐机构对被保荐上市公司的欺诈发行的连带保证责任。为督促保荐机构防范自身的法

律风险,推行保荐机构爱惜自身的商业信誉、倒逼保荐机构认真遴选IPO申请人、全面提升保荐行业的公信力。”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式测量仪

影像仪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