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保险101保险公司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恒大人寿河南分公司
大家好,欢迎来到
万保资讯
。
4月18日,河南6家村镇银行被曝无法提取存款,公安已立案调查。
据多家媒体报道,涉案金额可能高达400亿,波及40万个家庭,平均每户10万元存款。
时至今日,差不多2个月过去了,银保监依然没有公布全面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银行存款是有存款保险兜底的,50万以内100%刚兑。
按理说,平均每户10万元应该不难解决,为何迟迟难以兑现?
可能是400亿实在太多,连存款保险都很吃力。
据银保监公布,2021年底存款保险余额“仅有”960亿,可想而知兑付400亿有多难。
真心希望银保监能尽快兑现这些小储户的钱,往大了说是维护社会金融稳定,往小了说是救救这几十万个无辜的小家庭。
几家小小的村镇银行,就弄出了几百亿的惊天大案,可见我们投资理财甚至存款的时候,首要关注的不应是收益或价格,而是风险。
“我的钱究竟交给了谁?”
“钱有可能拿不回来吗?”
每次把钱交出去前,你都应该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如果心里还有一丝的不踏实,那么请放弃眼前的产品,或者说机会吧。
买保险同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数年甚至数十年后能否要回来?
如何知道一家保险公司靠不靠谱?
今天,我们必须且有责任认真谈谈这个问题。
01. 要如期提交偿付能力报告
银行与保险经营方式类似,都是一手吸纳资金,另一手投放资金,从中赚取资金的差价(利差)。
因此,它们有同一个监管机构——银保监。
银行先吸纳存款,然后通过放贷赚钱。
保险公司先收取保费,再投资债券、股票基金和房地产赚钱。
特别是经营长期保险的人身险公司,因为资金规模大,其稳定性比财产险公司重要得多。
为监控每家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尽早发现潜在风险,银保监要求每季度提交
偿付能力报告
。
如果报告结果异常,银保监就会介入甚至接管保险公司。
这就跟我们体检一样,如果报告显示很多指标不理想,就应该赶快看医生。
假如不能如期提交报告,这很可能就是一家出了状况(不健康)的保险公司。
这样的公司,我们买保险时最好避开它们的产品。
截至今天,我国共有92家人身险公司,其中有5家养老险公司只经营资管产品,因此无需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余下87家公司,依然有12家还没提交2022年1季度的报告,比例还不算低。
按照规定,第1季度的报告应该在5月之前就提交。
除去
富德生命
、
昆仑健康
、
珠江人寿
和
上海人寿
4家,其余8家至少2个季度没提交报告,有的甚至长达几年。
比如
大家人寿
和
大家养老
,前身是
安邦保险
,2018年被银保监接管,2019年重组改名
大家保险
。
恒大人寿
从去年4季度开始就没提交报告,显然是受母公司恒大集团的危机影响。
上述12家公司有大有小,可见大公司也未必一定安全,关键还是要看它的健康状况。
怎样的公司才健康呢?
02. 偿付能力必须充足
健康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必须充足,且最好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什么是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今天收取你的保费,就有责任在未来某个时间赔偿,或者返还保费和收益。
如果成本(包括赔付和运营)控制得当,投资表现又好,保险公司有盈利,股东的净资产就会增加。
反之就亏损,股东的净资产减少。
当净资产降低到零或以下,就是资不抵债,或称技术性破产。
所谓的偿付能力,就是股东净资产承受损失的能力。
衡量偿付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是保险公司关键的生命体征。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是一个比率,分母是
最低资本
,分子是
核心一级资本
。
最低资本
是按照银保监标准,能承受损失风险最低的资本要求(股东至少要有多少钱?)。
核心一级资本
是银保监认为最优质,最容易变现的部分净资产(股东马上能拿出多少钱?)。
健康的保险公司,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应该高于100%。
低于100%但高于50%的属于亚健康公司,我们必须警惕它继续下滑,最好暂时别买它们的产品,直至情况好转。
低于50%的公司,银保监就要介入甚至接管,大家绝不能碰。
所幸,已提交2022年1季度报告的75家公司,没有一家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低于50%。
除了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还有一个重要体征是
风险综合评级
。
它在各项偿付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得出一个ABCD的综合评级,使用起来最简单。
A和B是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C和D级公司绝不能碰。
但
风险综合评级
的披露要滞后一个季度,且重要程度不如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因此仅作为辅助指标参考即可。
反正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不好的公司
,风险综合评级
也好不了,两者不矛盾。
至此,12家没有如期提交报告,加上13家偿付能力不够好,总共25家公司建议暂时排除它们的产品。
剩余62家健康的人身保险公司,我们又如何优中选优呢?
03. 流动性和经营状况要好
如果说偿付能力是结果,保险公司的流动性和经营状况就是过程。
后者做得好,前者必然不会差。
流动性即短期支付能力,其实就是现金流。
这是一个季度性的指标,我们主要看以下三个数据。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只要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入大于流出,该指标就是好的,1季度只有2家公司是负数。
综合退保率
,计算的是当季退保金占存量保单价值的比例,建议低于1%,因为退保太厉害意味着现金支出压力大。
在75家人身险公司里面,有44家满足上述标准。
规模保费同比增速
,对比当季和上年同期的所有保费收入,究竟有没有增长。
显然,该指标有增长就是好的,有55家公司录得正数。
流动性从现金角度监控保险公司,而经营状况就是从账面角度看。
经营状况关注的是整年业绩,年度累计的数据更有参考价值。
1季度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挺糟糕,仅有32家
净利润
为正数,大多数公司录得亏损。
净利润是绝对金额,
净资产收益率
反应的就是赚钱效率或亏损程度。
如果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即亏掉了十分之一净资产的公司,我们认为是值得警惕的。
比如
爱心人寿
,上年末净资产只有6.4亿,但今年第1个季度就亏掉了2.3亿,年末净资产只剩4.3亿,季度
净资产收益率
居然达到-42.95%!
经营如果糟糕,结果就是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只有68%,离50%的警戒线仅有一步之遥。
一季度大面积亏损的锅,保险业一致认定应该由A股来背,因为上证综指跌去了10.6%。
75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也仅有23家没有投资亏损,亏得最厉害的
小康人寿
综合投资收益率竟然只有-8.16%!
长期保险的定价利率大概在2.5%至3.5%之间,因此年度
综合投资收益率
如果连4%都达不到的话,经营状况堪忧。
以上就是我们评估保险公司健康状态的6个主要指标。
6个指标同时达标的公司凤毛麟角,目前仅有2家,期望随着A股回暖,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慢慢改善。
04. 最后几句
以上聊了这么多,无非想告诉大家买保险不能光看产品,但忽视了背后的保险公司。
其实公司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健不健康。
但往往急需现金周转的亚健康公司,发出的产品更诱人,不是收益率很高就是价格很低。
作为消费者,我们尤其要警惕这种情况。
希望河南村镇银行的悲剧,不要出现在你我身上。
关于保险公司健康的话题,今天就聊到这里。
想知道更多社保和保险方面的资讯,就请关注我们吧!
谢谢大家!
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