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药基金的仓位变化显示:未来三年都不是投资医药股票的好时机-股票型基金仓位
现在还想着买医药基金或者股票的人很多,我个人很早就表达了医药行业的基本面变了,所以最好不要碰。
很多网友坚持认为没有变,总认为医药行业未来随着老龄化有大需求爆发。
我们姑且假设医药的基本面没有变,就只谈现在医药的投资有多难。
一、医药行业的投资对专业知识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基金界,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金融或者经济学出身。但医药这个行业就不同了。
纯医学背景的基金经理占到了36%的比例,还有6%的经理拥有医药和金融双背景。
而且基金业绩表现较好的,都是这些有医学背景的人。比如:葛兰和赵蓓。
作为散户来讲,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上手的了。随便一本几百页的专业书籍,都要把你砸晕。
所以,散户投资医药行业,最好还是选择一个好的主动基金。
不过即便是用基金来投资医药,恐怕未来3年都很难有好的表现。
二、医药所有子赛道全都变得异常拥挤
整个医药行业的总市值在3年不到的时间翻了1.5倍上去,直逼银行的总市值了。
相当于要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要论利润,肯定跟银行没得比。
虽然行业间不能这样比较,但这至少说明这个行业都被资金追捧出了巨大的泡沫。
这几年医药主动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也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有超过100个医药主动基金,规模达到了2500亿。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后,增长的速度异常凶猛。
2021年4季度,医药总市值占基金持仓的10%以上,排第四,此前还一度达到了17%的比例。这么多钱涌入这个行业,能不拥挤吗?而过于拥挤就会造成踩踏,最终会让很多人亏钱。
三、子赛道太多,很难在行业中精准轮动
这个行业的子赛道很多,主要是三大类:医疗、医药和创新药。
医疗分为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
医药分为化学制剂、医药外包(cxo)、生物药(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品)、中药。
不同时期,不同子赛道的表现都不同。
比如,近几年大家都一致性看好cxo,但从去年开始,cxo几乎是腰斩。
cxo或许是行业里比较有前景的赛道,但是正因为大家知道,所以它就变得非常拥挤。
这就叫做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
下面两张图显示的就是基金在2018年和2021年对不同子赛道的青睐程度。变化是很大的,一旦踏不准节奏,就得亏很多钱。
大家猜一猜最近一年哪个赛道表现最好呢?见下图
是不是把眼睛都看花了?这就是投资医药的难点。
四、受政策影响太大
医药行业看似是一个TO C的业务,但实际上,它是一个TO B的业务。最大的客户就医保
。
所有TO B的业务都逃不掉一个命运,那就是:
总被大客户牵着鼻子走,没有定价权。
每次政策有新的变动,基金的整个仓位全部都要调换。
现在葛兰都把片仔癀放进重仓股了,说明她也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了。(片仔癀其实是零售企业)
我帮大家梳理一下:
2013年11月15日,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民办医院,医生多点执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子赛道表现突出。
2016年3月5日,仿制药供给侧改革,4 月,“两票制”开始推行。创新药概念、医疗商业子赛道表现较好。
2017年10月8日,鼓励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创新药临床试验,加快上市审评审批。医疗服务、创新 药概念领涨,医药行业进入创新药时代。
2019年集采时点,医药整体回撤,CXO更抗跌。
2020年,疫情爆发,医药整体大涨,疫苗股领涨。
后来又分别高了几次集采,每次集采都引起医药股震荡,就CXO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估计也高兴不了太久。
下图是不同时期,各子赛道的表现。这些子赛道下跌起来也是相当生猛的。
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子赛道都大跌。
现在情况是,几乎所有子赛道都要受政策影响。
原来以为疫情来了,疫苗股能赚很多钱,结果发现真是想多了。不亏钱都算好的了。
中药方面,其实可以看成消费股,爆发性和可持续性都很弱。
现在就CXO、医疗器械和创新药是大家都知道受政策影响更小的赛道。
但是,
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就肯定赚不到这个钱了。
这两个赛道会变得非常拥挤,进去就要被踩踏。
下图是基金在各赛道重仓的情况。很明显,大家都知道的事,就都会去抱团,结果可想而知。暴跌的程度肯定更生猛。
反而像中药这种没有基金青睐的,最近出现了估值修复的机会。
五、总结:医药行业就不值得投资了吗?
现在的医药行业的投资难度非常大:
1.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
2.赛道变得异常拥挤,进去容易被踩踏;
3.子赛道太多,很难做好轮动;
4.受政策影响大,不确定性高。不受政策影响的赛道,估值太贵,风险大于收益。
那医药行业还能不能投呢?
我认为,
现在不要轻易下手。
投资这个行业要注意几个要点:
1.一定要估值足够低,才能下手,否则一个政策出台,会遭遇血洗,有估值做保护,至少不会那么惨;
2.要等赛道不那么拥挤的时候,才能下手。比如,当大家都对医药绝望了,不愿意投资它了,基金的仓位占比降到8%以内了。
3.最好是等政策有了比较确定的方向,股票的估值可以重新计算时,再下手。
4.最好是通过主动基金来投资。选择一个规模适中、过去3年和5年业绩排在前30%的、基金经理有医药背景的基金。最好看看他的历史调仓,是否在赛道切换点能把握调仓节奏。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
睿知睿见!
上面的内容更丰富还做了分类,一起看财经,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