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10万级混动越野SUV,三电机+大电池,油耗低动力猛.
作为一个玩了多年越野的老炮儿,兜里预算有限却总惦记着能有台既能撒野又不心疼油钱的车,这种矛盾感相信不少兄弟都懂。眼瞅着 10 万级越野 SUV 市场越来越热闹,各种混动新车型冒出来,咱这种既要性价比又要越野性能的消费者,算是等来了挑挑拣拣的好时候。最近留意到 2025 款捷途山海 T1,一番研究下来觉得挺有说道,今儿就把实打实测出来的干货跟大伙唠唠。
先掰扯掰扯 10 万级这个价位的越野 SUV 现状。早些年这儿基本是燃油车的天下,像哈弗 H5、长安 CS75 PLUS 这些,靠皮实耐造圈了不少粉,但百公里 10 个油往上的油耗,赶上现在油价波动,跑两趟山钱包就扛不住。这两年混动技术下来了,可多数 20 万内的混动 SUV 多少有点 "瘸腿":要么电池小得可怜,纯电续航刚过百,每天上下班都得充电;要么四驱就是个摆设,没电了动力断崖式下跌,爬坡时发动机干吼不走道,更别说玩交叉轴、过炮弹坑了。直到捷途山海 T1 出来,算是在这个价位里把 "既要又要" 玩明白了。
先说这套让我眼前一亮的动力系统。四驱版用的是 P1+P3+P4 三电机布局,可能有兄弟对电机分工不太清楚,说白了就是 P1 电机专门负责发电,给整个系统当 "充电宝",保证随时有电用;P3 电机驱动前轮,P4 电机驱动后轮,前后轮能独立控制扭矩,这在过交叉轴的时候特别好使,哪边轮子有附着力动力就往哪儿送。搭配的 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看着排量不大,但是和电机配合起来综合功率能到405kW,扭矩740N・m,这数据比不少 20 万级的燃油越野车还猛。
实际开起来,城市里跟车轻点油门就走,超车没半点拖泥带水;上周去郊区爬了段非铺装路面,遇到 30 度左右的陡坡,电机瞬时爆发的扭矩能让车稳稳往上窜,不像有些混动车型得等发动机介入半天,动力衔接挺顺溜。最绝的是馈电状态下的表现 —— 在红井路连续爬坡时电量掉到 20%,原以为会像某些竞品那样 "肌无力",结果发动机无缝接入发电,配合双电机依然能保持充沛扭矩,爬坡时转速始终稳定在 2000 转左右,没有那种声嘶力竭的轰鸣,驾驶体验跟满电时差别不大。
最让我觉得厚道的是这车上了34.2kWh的大容量电池,要知道同价位的混动 SUV 普遍还在 20kWh 左右打转,30 万以上的车型才舍得用 40kWh 以上的电池。实测纯电续航能到180km,我每天上下班来回 50km,一周充一次电足够,周末去周边山里玩,来回百八十公里用纯电就行,完全不心疼。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能到 1200km,上次跑长途特意测了下馈电油耗,百公里6.2L,比我之前开的燃油越野车省了快一半油钱。
有人可能担心大容量电池成本高,车价会不会虚高,结果一看四驱版起价13.49 万左右,想想那些电池小还卖得更贵的竞品,捷途这回确实把性价比拉满了。而且电池安全方面也下了功夫,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自带 AI BMS 电池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电池温度和电压,在快充时自动调整电流,避免过充。上周在零下 10℃的环境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启动时电池续航掉了不到 10%,低温性能比预期好不少。
再聊到越野核心的四驱系统,捷途山海 T1 的 XWD 全自动智能四驱跟传统越野车手动切换四驱不一样,它能根据路况自动判断要不要切四驱。比如走在湿滑的山间小路,系统检测到车轮打滑,瞬间就把动力分配到后轮,整个过程不用手动操作,对新手特别友好。还有个 "X" 模式挺有意思,按下按钮后,车辆会自动整合悬挂、动力、扭矩分配等参数,相当于把雪地、泥地、沙地等多种模式集成在一起,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动调半天,遇到复杂路况一键搞定。
实测在泥泞的田地里,开启 "X" 模式后,车辆能明显感觉到动力输出更稳健,车轮打滑的情况少了很多,就算是没太多越野经验的兄弟,也能轻松应对一些中度越野场景。脱困能力上,电控牙嵌式差速锁算是个硬货。之前开朋友的车遇到单侧车轮悬空,差速锁反应慢半拍,全靠惯性冲过去,现在这台车的差速锁响应速度挺快,一旦检测到后桥两侧车轮转速差过大,立马锁死,把动力集中到有抓地力的轮子上。
上周在河滩遇到右后轮陷进沙子里,锁上差速锁后,稍微给点油就出来了,比传统机械差速锁操作更简单,效率也更高。加上25°的接近角、27°的离去角,190mm的离地间隙,600mm 的涉水深度,一般的非铺装路面、小水沟啥的轻松过,偶尔遇到个小土坡,只要不是特别陡峭,都能稳稳爬上去。有次在草原穿越时遇到连续炮弹坑,车身扭转刚度足够,底盘没有明显异响,悬挂行程也够长,四个轮子始终贴地,通过性比想象中好很多。
聊完硬件,再说说日常使用的感受。内饰用料不算豪华,但该有的都有,座椅支撑性不错,长时间开车腰不酸;车机系统反应挺快,导航、音乐这些常用功能操作顺手,还支持语音控制,开车时不用分心动手。10.25 英寸的中控屏看着大气,内置的高通 6155 芯片虽然不算顶级,但日常操作没卡顿,导航时拖拽地图也很流畅。比较贴心的是空调控制保留了实体按键,不像有些车型全集成在屏幕里,越野时盲操作更安全。
空间方面是意外之喜,车身长宽高4706×1967×1845mm,轴距 2810mm,后排坐三个壮汉不挤,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后备箱常规状态能放下两套越野装备加露营用具,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纯平空间,试过放一张 1.8 米的充气床垫,完全没问题,周末带家人出去露营,晚上直接在车上睡觉,省了搭帐篷的麻烦。前排储物格设计合理,手机、水杯、墨镜都有专属位置,中央扶手箱深度够,能放下不少杂物。
跟同价位的竞品比起来,优势就更明显了。拿电池来说,同价位的某混动 SUV 电池才 20kWh 出头,纯电续航刚过百,每天充电麻烦不说,跑长途馈电后动力明显弱一截;还有的车型虽然有四驱,但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光吼不干活,越野时心里没底。再看底盘,捷途山海 T1 采用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相比某些竞品的扭力梁后悬挂,滤震效果更好,过坑洼路段时后排不会有明显颠簸。
安全配置上也没缩水,车身高强度钢比例达到80%,标配 6 安全气囊,还有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等功能,高速行驶时能有效避免意外。对比合资品牌的同价位车型,比如日产逍客、本田 XR-V,虽然品牌认可度高,但都是两驱 + 小排量发动机,越野能力基本为零,配置还低,连天窗都得高配才有。捷途山海 T1 算是把动力、续航、四驱、空间、安全这几块硬骨头都啃下来了,在 10 万级这个价位里,很难找到各方面都这么均衡的车型。
最后说说大家关心的购车和保养。现在市面上优惠下来,四驱版入门车型13.49 万就能拿下,对比同级别合资品牌的两驱车型,这个价格能买到带三电机、大容量电池的混动四驱车,性价比没的说。如果选择厂家金融方案,首付 30%,月供不到 3000 元,压力不大。保养方面,新能源车比燃油车省心,主要就是检查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日常换换机油、滤芯啥的,小保养一次400 元左右,大保养也就800 元,成本比燃油车低不少。
需要注意的是,充电尽量用正规充电桩,别长时间过度放电,电池寿命能更长。另外,捷途的售后服务网点覆盖还算广,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 4S 店,保养维修方便。电池、电机、发动机三大件出问题不用怕,这点对咱们越野玩家很重要,毕竟高强度使用下,可靠的售后是后盾。
作为一个玩了多年越野的过来人,真心觉得 2025 款捷途山海 T1 是 10 万级混动越野 SUV 里的一把好手。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实实在在把动力、续航、越野性能做到了这个价位的上游水平,既满足了咱们日常通勤的经济性,又能在周末带你去撒野。当然,它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内饰塑料感稍强,高速胎噪有点明显,但想想这个价格,这些都能接受。
如果你和我一样,预算有限却不想妥协越野性能,不妨去试驾一下,亲身感受感受它的实力。在河滩上溅起水花,在山路上征服陡坡,在星空下露营时不用担心续航,这种既能拥抱诗和远方,又不用为钱包发愁的日子,捷途山海 T1 真的能给你。毕竟越野的意义不在于车有多贵,而在于它能带你去多少别人到不了的地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