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谈股下半年,A股先挖坑后再……本周股票资讯怎么看的【前列康】
今天周五,
“文强谈股”与您见面!
关于后市,创业板即将突破60日线,上证指数其实更强一点,因为上证指数6条均线几乎都走平了,其对于指数涨跌没什么压力,上证想起来不难,只需要持续放量就行了……
本周股市一如既往的短线轮动行情,一面是基本面不断改善,一面是股市阴跌绵绵,而北上资金仍源源不断进来,昨天又是140多亿北上资金买入,但市场缺乏持续热点,往往一天行情,所以老股民直呼看不懂了。
其实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发现,自加入WTO以后,A股的走势越来越和美联储的政策相呼应,所以才有了“中特估”的提法,要走自己的路。市场担心的是,下半年,美联储如果继续加息,预计将有上百家中小银行类似硅谷银行一样垮掉。为何?
这是因为,金融衍生品的相象空间,和人类的想像力一样无边无际。如二十几年前的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事件,这家公司无耻到多年以后才履行的宽频互联网衍生合约,都计入了当年的利润。金融衍生合约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一家公司遇到麻烦时,衍生合约会因一些毫不相关的原因而使问题严重恶化。产生这种累加效应的原因是,很多衍生合约要求信贷评级被下调的公司立即向合约另一方提供抵押品,这会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使企业彻底垮掉。类似故事在过去四十年的金融危机中不断上演,这回相信也也不会例外。
回到交易,如果投资者看不懂,不妨休息休息。棋局如人生,下棋时,布局越华丽,就越容易遭到对手的攻击,生活中,少犯错误的人,要比华而不实的人更容易成功。股票交易也如此。下半年刚开始,半年报数据出台后,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利好政策出台,诸如取消印花税之类,正好大盘挖一个大坑以后,一波结构牛顺势而成,让我们拭目以待。
【市场聚焦】
创新高!年内146只基金清盘
结合历史数据观察,基金清盘数量与市场行情存在一定的关联,市场行情偏弱时基金清盘数量也相对较多。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仅次于2018年同期水平,其中,权益类基金产品成为今年的清盘主力,占比75%,创历史新高。
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12日,以到期日为准,今年以来有146只(仅计算初始基金)基金产品按下“终止键”,而去年同期为99只,同比上涨47%。结合以往清盘数量来看,2023年至今,清盘基金数量仅次于2018年同期水平。
一般来说,基金清盘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二是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三是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清盘条件。
因规模过小而“被迫”清盘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据统计,今年清盘的基金产品中,除太平洋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建信中债湖北省地方债、华商双债丰利A(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的基金规模超过2亿元外,其余基金的产品规模均低于6000万元,其中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占比超九成。
从基金管理人来看,上述146只清盘基金分布于69家机构,其中,9家机构的清盘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包括海富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招商基金、中银基金、大成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
基金产品数量清盘最多的为海富通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海富通基金旗下共计有9只基金清盘终止运作,其中6只基金是被动指数型基金、2只偏债混合型基金、1只QDII基金。
除上述已清盘的基金外,还有不少“迷你基”发布清盘预警。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长城鑫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基、宝盈盈沛纯债债基、广发集祥债基等10余只基金,因连续多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发布面临基金合同终止的提示性公告。
【机构观点】
中泰证券:
随着中报季的临近,以上市公司大股东、管理层为代表的产业资本逐步进入不可减持的窗口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股价的稳定性。
国盛证券:
市场情绪稳步运行于上行通道,“TMT+中特估”成交结构逐步修复。(1)市场情绪持续回暖,股民情绪、外资情绪、量价趋势等多项情绪指标再度走强,综合判断短期仍有上行动力。(2)结构层面,当前“强趋势+低拥挤”优势行业指向石油石化、纺织服装、商贸零售、家电、轻工制造;“TMT+中特估”成交结构逐步向好恢复。
【潜力个股】
MLCC概念股机构关注度高
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显示,随着全球通胀逐季降温,市场库存转趋健康,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拉货恢复过往节奏,MLCC(贴片电容)总出货量从3月3450亿颗,逐步攀升到6月3890亿颗,增幅达12%。
MLCC也就是多层陶瓷电容器,常被称为是“电子工业大米”。根据此前央视报道,今年一季度,不同型号与规格的MLCC产品或多或少都有提价,高容量产品提价幅度在20%到40%不等,低容量产品涨幅也有10%-20%。
除了传统旺季订单需求支撑外,近期美国宣布启动一项超过420亿美元的网络基建计划,带动MLCC出货量增长。此外,AI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也成为MLCC出货动能。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MLCC板块行情表现不佳,仅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洁美科技、国瓷材料4股录得上涨;上涨幅度最高的风华高科,上涨幅度7.48%,振华科技、火炬电子、鸿远电子等跌幅均超过10%。
不过MLCC概念股的机构关注度很高,大多数概念股均收获超10家机构参与评级,顺络电子、风华高科、国瓷材料、双星新材年内的机构调研家数均超过100家。
海西晨报融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海西晨报 记者 陈文强;综合券商中国、证券时报网、第一财经、证券市场红周刊
编辑: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