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保终身不断档的医疗险但价格会调你买吗iphone6续保多少钱
有很多用户来找保乎精算君
咨询医疗险
时,都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就保1年?就保证续保6年?以后怎么办?”
其实
消费者担心
的就两点:
1、理赔过还让不让继续买?
2、保险公司哪天抽风下架产品,我们不能继续买,到时候身体变差了或者年纪变大了,买不了其他产品,怎么办?
对第一个问题,
在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出来之前
,保险公司
还可以在条款里约定
:“保险人
不会因为某一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历史理赔情况而单独调整该被保险人的续保费率
。在投保人接受费率调整的前提下,保险人方可为投保人办理续保手续。”
大概的意思就是:即便理赔过,我也不会对你单独涨价。潜台词:理赔也可续,但有两个前提条件:1、接受涨价;2、产品不停售下架。
在2019年监管新规出来以后,新产品里这样的条款就不能再出现了
(例如尊享E生2020就很明确修改了这个条款),
因为不合规
。于是,很多人又陷入了上面两个问题带来的产品死循环。
(关于新健康险管理办法的解读,点击
『这里』
跳转阅读)
之前,精算君只能告诉你:选大公司、有品牌、而且销售规模巨大的产品买,至少能更稳定些。现在,倒是有了
“一劳永逸”
的解决办法了!因为,
一大批保10年、20年、30年甚至终身的医疗险,可能就要上市,但有一条:保险公司未来可以是涨价的哦!
你愿意接受这样的产品吗?
会把手上的尊享E生、E生保、好医保、微医保等产品转换过去吗?
下面,我们来谈谈。
一、人人都纠结的“保证续保”
是的,
保证续保这四个字,人人都很纠结
!
消费者纠结
,是因为他们觉得保证续保产品好啊,至少在
保证续保期间内
保险公司不能像1年期产品那样耍赖,
产品不能下架保障得以延续
。
保险公司纠结
,是因为
按照老健康保险管理办法
,保证续保产品要给消费者保证两个“不得”,
保证续保期间内不得调整保险责任,不得涨价
!但医疗通胀使得医疗费长期看涨,赔付率一旦出现异动(例如新冠后遗症带来的长期治疗开支),
哪家公司的总精算师敢说现在医疗险的定价水平在10年后还够用呢
!!
如果真要将各种医疗通胀因素都考虑进去,这些长期保证续保医疗险就会贵的没谱,消费者也不会买单。
二、想要长期医疗保障,怎么办?
鉴于
消费者想要长期医疗保障,保险公司又担心长期定价不足不能提供类似产品
,这个矛盾在
监管
最近的颁布
新规
中,
得到了解决!
1、新落地的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
允许长期(保证续保)医疗险的未来调价
。
2、当然调价也不能乱来,监管给出了明确指示(
满足其中之一,即可调价
):
(1)上一年度的
综合赔付率>=85%
(2)上一年度的
综合赔付率比市场平均高10%
PS:赔付率=(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年度赔款金额 + 年末未决赔 款准备金 - 年初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年度保费收入 + 年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 年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此处责任准备金是指按照银保监会有关精算规定提取的责任准备金。行业平均赔付率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定期制作并发布。
同时监管还规定:
1、原则上
价格只能一年调一次
,第一次调整必须是在产品首次上市销售的3年后
2、如果
上一年发生群众性纠纷诉讼
,抱歉,就
不能
调价
了
3、保险公司
不能针对单一个被保险人做价格调整,调整必须针对一群被保险人
(例如一个年龄段、性别、或者相近居住地)
另外,
监管还规定
,即便保险公司开发了10款甚至100款长期保证续保且费率可调整的医疗险,
调价也只能逐个产品逐一评估调整
,不能把这些它们都混在一起看。
这招非常狠!
你想,10款产品只要1款出问题,其他9款都不能去救它(不能混在一起看赔付率),一旦这款产品进入理赔死亡螺旋,就会拖死保险公司。所以,这条规定就是
为了限制保险公司别去开发太多同质化产品,一款产品好好卖、好好经营
。到必要时保险公司再开发新产品,想办法让老客户整体转保过去。
其实这也是消费者的一个方式,毕竟保险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在国内相当严重,产品端的无序竞争,最终都会伤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三、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怎么选?
我想这应该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甚至有人直接就说:
等新产品上市,现在手里的医疗险保单我就退掉。
但是,注意,但是!
精算君可不会这么着急做决定
,因为:
1、未来
可期待的这批长期+费率可调的医疗险
,主要产品框架大概率
还是
目前的
有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
(10000元绝对免赔额、医疗费报销额200-300万)。
2、如果是这样,目前
有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行业内的平均赔付率大约在50%上下,距离监管的调费门槛85%还有相当距离
。这就意味着,长期保证续保+可调费百万医疗险将会成为我的首选。
3、即便这类产品成为我的首选,我也不会轻易把手上的这些1年期(例如尊享E生)或者6年期(例如好医保、E生保、微医保)保单去申请退保,因为
目前的长期+费率可调百万医疗险还在雏形阶段,精算君自己预测至少要1-2年时间才能进入产品的稳定期,
不如继续持有现有的保单,然后看着新产品的迭代情况以及自己的健康状况(买新产品可能因为新发的健康异常被除外或拒保),再及时下手。
当然,你是抱着偿新或者多买一份分散风险的想法,未来新上市的产品也值得一试。
四、关于长期医疗险,还要关注什么?
为了
让保险公司多开发长期保证续保医疗险,监管放开了价格可调的权限
,不过,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监管也给这类产品上
加上了很多限制
,例如上面介绍的
费率调整门槛、调整频率、通知客户方式
等。
这些都是保险公司必须遵循的产品规则!
除此之外,监管还要求:
1、产品条款必须写明各项保险利益
:保什么、不保什么、每次价格调整的上限是多少、保险公司会怎么调价、在哪里给消费者做公示、会用哪种方式通知消费者、消费者如果接受或者不接受调价分别会怎么样等。
2、必须
开发单独的产品说明书
,对上面的内容做清晰展示,而且
对每个年度可能出现的调价情况做利益演示
,告诉消费者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
新产品肯定会比现在普通的1年期百万医疗险或者6年保证续保(且费率不可调)的产品要复杂很多,未来它肯定不会像目前的百万医疗险那样简单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就利益演示表一项就够保险公司好好折腾了,消费者要看明白,想明白,也要花更多功夫。
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保乎·小结
好,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
长期医疗险,一方面通过长期保证续保约定,解决了我们对医疗保障稳定性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费率可调的约定,解决了保险公司长期定价不足的问题。
本质上,精算君是
非常支持这类产品
,的确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和保险公司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但
是否要在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就入手购买呢?我看也未必
。
原因很简单:
1、以
百万医疗险
为例,比如
目前国内在售的这批
非保证续保或6年期保证续保的
产品
,因为有1万元绝对免赔额的关系,
产品整体赔付率控制得还相当不错
,加上市场竞争因素,
保险公司不会轻易涨价
,
更别提下架产品
,否则就会赶走健康客人转投别家。
2、百万医疗险从2017年热卖开始,到2019年进入产品稳定期,用了两年时间,我认为,
长期+费率可调整的医疗险也需要类似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稳定下来
。
所谓产品稳定,是指在主体责任稳定趋同的情况下,定价也会逐步稳定下来,不会有哪家公司突然拿出一款相似责任但降价非常多的产品(这些产品要谨慎购买!)
最后,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期间,精算君呼吁
大家一定要保重健康,继续投保手中的医疗险保单,等合适机会再出手购买新产品!
延伸阅读:
《你买的百万医疗险可能马上停售了!》